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极限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十就是上限,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谁先达到这个水准谁就会挑起战争。     当然,这不是毫无根据的论断。     现实上,做出这个判断的不是牧浩洋,而是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给出这一论断的理由非常简单:当军费开支占到中央财政百分之六十时,中央政府就得宣布破产。     由此,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谁能坚持得更久一些。     准确的说,谁能在军备展不遭到严峻影响的情况下,愈加有效的利用军费,尽可能晚的达到临界点。     现实上,在二零三八年之后,中美军备预算就是参照这个标准制订的。     只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存在偏差。     当时,中美双方都认为,要到二零五五年才能达到临界点,但是现在看来,在二零五三年的时候,美国就有可能达到临界点。原因很简单,受各种因素影响,美国的军费利用效率不断不如中国。     当然,除了利用效率,还有社会承受能力的问题。     早在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牧浩洋就委托国内的经济学家,对中美两国承受军备竞赛的能力做了评估。     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军备竞赛对中国有利。     原因很简单:中国在社会经济体系、民众忍耐能力、区域经济体等三个主要方面的承受能力都过了美国。     说得简单一些,百分之六十不是中国的极限。     按照经济学家给出的结论,中国的实际承受能力在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之间,当然得有前提条件,即以中国为核心的地区性经济体的展度不断保持下去,才能对外转嫁经济压力。     这个结论,间接影响了随后几年的国防政策。     要知道,在二零四五年之后,中国的国防开支不断略微高于美国。因为人民币的实际购买能力高于美元,所以费开支实际上比美国高得多,也才能在军备竞赛中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从现实意义来看,这等于中国在向美国施加压力,迫使美国逐年提高军费开支,弥补前一年度产生的差距。     对美国来说,这明显不是什么好事。     作为政策的主导者,牧浩洋非常清楚,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那么在二零五五年前后,中美军备竞赛就将迎来分水岭,到时候要么是美国经济轰然倒塌,要么是美国主动引第三次世界大战。     也就是说,牧浩洋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     当然,李明阳在这个时候赶来,提交给牧浩洋的评估演讲中,不会仅仅只有总结性的结论。李明阳的目的是警告牧浩洋,战争随时有可能迸,因而他就得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来引起牧浩洋的重视。     第一章极限     第一章极限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