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九章 积极外交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继续使用英镑,所以在政治一体化上,英国先就得废除英镑。明显在短期内,英国议会不会批准这一提案,英国政fǔ也就不可能在政治一体化上做出贡献。     法德意需要的,也只是让英国保持沉默。     不管怎么说,英国是离岸国家,只需英国不chā手干涉,欧洲大陆上生的事情与其基本上没有关系。     在这轮外交活动中,法德意拉拢的不仅仅是英国,还有中国。     当时,德国总理在访华的时候,谈得最多的也是军火贸易,只不过是中国与欧盟的军火贸易。     严格说来,应该是技术层面上的往来。     只是,德国取得的成果并不大,因为欧盟依然没有废除对华军火贸易禁令,而中国也就没有理由向欧洲提供军事技术。     到了二零四九年,废除对华军火贸易禁令,成为欧盟的头号话题。     当时,表现得最积极的就是德国。     从某种意义上讲,德国是这道禁令的最大受害国,严格说来是间接受害国。     因为无法与中国在军事技术上进行合作,德国的军事工业遭到了严峻影响,比如在三十年前还畅销全球数十个国家的德国潜艇,到了二零四零年,就基本上无人问津了,取而代之的正是中国潜艇,所以在德国人看来,尽快与中国恢复正常关系,在军事技术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是重振德**事工业的基础。     问题是,并非所有欧盟成员国都赞成废除对华军火贸易禁令。     当时,德国牵头搞这件事,除了希望尽快与华恢复正常关系之外,主要还是向美国施加压力,促使美国在先进军事技术出口问题上对德国松绑,比如向德国提供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技术。     最终,德国也如愿以偿。     至于解除对华军火贸易禁令,那还是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从这些事情上看得出来,第二次印度洋战争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盟主要成员国也连续调整了基本政策,特别是外交策略,在外交战场上表现得愈加主动,积极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当然,表现积极的不仅仅是欧洲国家。     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要挟之下,中国与美国的外交政策不但主动,还更有目的xng,而且都针对对方的战略薄弱环节展开。     当时,美国的基本外交策略有两点,一是巩固已有的势力范畴,二是积极拉拢盟友。     在美国努力争取的盟友中,俄罗斯绝对排在最前面,因为俄罗斯是在印度之后,唯一有能力在大陆上对中国形成间接要挟的国家。。.。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