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 超级运输机第(6/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响。     四月十七日,第四十二集团军攻入杰尔拜古里,打开了通往恒河平原的大门,而第十五空降集团军也在这一天正式成为主力,开始在印度东北山区里面扫荡残余印军,攻打由印军防御的军事要塞。     山区里的战斗打得非常艰难,虽然第十五空降集团军得到了有力的空中支援,还得到了第四十二集团军炮兵部队的支持,但是印军据险防御,给第十五集团军制造了不少麻烦,也使中**队尝到了苦头。     在攻打科希马的时候,第十五空降集团军的突击部队在一场战斗中就损失了七架倾斜旋转翼飞机与四架直升机,导致三百多名官兵阵亡,其中一架倾斜旋转翼飞机上的三十七名官兵全部阵亡。仅此一场战斗的伤亡,就过了第十三集团军在印度西北地区作战半个月的伤亡总量。     从四月二十日开始,戚凯威不得不让第四十二集团军回过头来收拾残敌。     当时,他采取了同样的战术,即让装甲部队与步兵部队混编成突击集群,只是规模小得多而已。一个突击集群往往包括一个装甲连、一个机械化步兵连、一个迫击炮连、一个侦察排、一个航空连,后来还增强了一个自行高射炮连。主要是在山区的战斗中,进攻部队往往得面对盘踞在高处的敌人,主战坦克与步兵战车的火力仰角都不够高,而迫击炮又没有足够的压制能力,因此高射炮成为了理想的压制火力。     随着装甲部队到来,战斗情况才有所改善。     虽然,当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装甲部队的补给非常困难,很多时候不得不让部队撤到出阵地上补充电能,从而把好不容易取得的战果让给了印军,然后再次去攻占已经被印军控制的地区。但是,装甲部队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空中突击部队遇到的问题,增强了进攻能力。     此外,装甲部队对印军造成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攻打科希马的战斗中,空中突击部队连续进攻了三天都没有进展,而装甲部队到来之后,只用了一天就迫使守军缴械投降。当时,印军指挥官承认,他们根本没有信心战胜中国陆军的装甲部队。     在东北地区的战况有所改善后,戚凯威才让第四十二集团军继续向西推进。     四月二十三日,第四十二集团军从杰尔拜古里出,沿铁路线前进,在当天下午就到达了布尔尼亚郊外。     虽然情报显示,印军在这里部署了十个师的重兵,但是在第四十二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到达时,根本没有遇到抵抗。占领布尔尼亚后,戚凯威才得知,印军只是用一些民兵冒充了主力部队。     在此之前,印军主力就退往加尔各答了。     显然,印军的战略是死守加尔各答。     二十四日,戚凯威收到了最新情报,印军不但增强了加尔各答的防御,还在兰契部署了重兵。     这下,印军的企图就很明显了。     在中国陆战队的威胁下,印军显然不会指望把中国陆军挡在东北地区,而且非常清楚中国陆军会沿着东部海岸线南下,以东西两路齐头并进的方式攻占印度半岛,因此印军只能退守加尔各答,才有希望守住东部战线。问题是,加尔各答是滨海城市,根本没有险要的地形可以防守,而且中国陆军在进入恒河平原之后,完全可以绕过加尔各答,从焦达讷格布尔高原南下,因此在死守加尔各答的时候,印军还得守住兰契,挡住中国陆军的前进道路,把中**队挡在高原之外。     这下,陆战队参战就很有必要了。     按照戚凯威的要求,牧浩洋在四月二十五日联系了庞跃龙,要求陆战队最迟得在四月三十日起登陆作战行动。     所幸的是,到这个时候,登陆的大部分问题都已解决。     最重要的是,陆战队已经在四月二十三日攻入了孟买,之前一直在阿拉伯海活动的特遣舰队就能赶往孟加拉湾了。     事实上,打到这一步,牧浩洋更加倾向于以西线为主的进攻战略。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让陆战队从孟买南下,并且让第十三集团军跟上来,东线的第四十二集团军负责扫荡恒河平原。     只是,牧浩洋没有干预地面作战行动。     既然戚凯威已经决定让第四十二集团军南下,而且战争进程比预料的顺利得多,也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     第一百一十章败局已定     其实,打到四月二十三日,第三陆战师攻入孟买时,这场战争就没有什么悬念了。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     在新德里沦陷后,印军士气一落千丈,即便不考虑装备上的差距,印军官兵也没有信心击败中**队。     当时,印军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打,而是如何稳定军心。     根据中国国防部在战后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在四月二十日之前,在没有交战的情况下向中**队投降的印军官兵就过了十五万,大部分都是逃兵,而且这些官兵大多来自印度西北地区。     事实上,印军的情况比此严重得多。     为了稳定军心,印军在三月底就把宪兵派往各个营级部队,授权宪兵可以在未审判的情况下枪决逃兵。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是根据一些学者统计,印度在战争期间至少枪决了数千名逃兵。     问题是,这么做根本没有用。     高压措施能够阻止部分士兵逃亡,却不能提升士气。更重要的是,宪兵不可能随时都跟在军人身后。     在前线地区,一些部队甚至有半数以上的官兵当了逃兵。     直接向中**队投降的只是少数,大部分逃兵都藏在民间,有的还想方设法的返回了占领区内的故土。     到了四月下旬,印军不得不施行更加严厉的军法来整顿军纪。     当时,印军总参谋长明确要求宪兵看好基层军官,并且采用连坐制度,即各级军官都得为下级部队负责。说得直接一点,如果班长当了逃兵、排长就得负责,如果排长逃跑、连长就得负责。     如此严厉的措施,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到四月下旬,印军逃兵的数量大大减少。     可由此导致的问题是,士气更加一蹶不振。     比如在孟买的战斗中,很多印军根本没有用心作战,一些士兵甚至躲在战壕与工事里面不肯出去。     打到这个地步,印度不败才是怪事。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牧浩洋坚持己见,即以西线为主、东线为辅的进攻战略,战争将在五月中旬结束。要知道,在印军集体丧失抵抗意志的

    -->>(第6/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