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燃烧的海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战略禁运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涨。

    比如在二零三五年第一季度,粮食价格就上涨了百分之十七。

    涨得最厉害的,还是遭到禁运的产品。

    从三月一日开始,中国扩大了禁运范围,不但所有废旧电子产品进入禁运目录,连一些商务电子产品也被列入禁运名单。结果是,一直不太景气的电子产业在二零三五年的第二个季度迎来了近二十年的第一个高增长时期。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在国际黑市上,电子产品成了抢手货。

    李明阳的判断没有错,只要禁运持续半年,日本经济就将完蛋。

    虽然这么说严重了一些,但是日本经济肯定要出大问题。

    当时,日本为应对中国禁运措施,也是竭尽所能。

    比如在一月上旬,数名日本内阁官员集体访问华盛顿,希望从美国采购更多的遭到禁运的商品。

    一个多月后,日本相访问美国与加拿大,直接提出进口稀土资源。

    虽然日本的外交活动起到了一些作用,比如美国答应每月向日本出售十吨稀土矿,加拿大也答应出售稀土资源,但是这决非长久之计,一是稀土资源价格昂贵,日本不可能一直以高价购买,二是中国肯定会因此扩大禁运范围,给日本制造更大的压力,三是美国与加拿大也不可能拿战略资源做赌注。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即美国是战争的直接推动者。

    帮助日本渡过难关,等于化解了战争威胁。说得直接一点,只要日本能够解决因为禁运造成的经济问题,就没有理由在核问题上与中国针锋相对,中国也就没有理由以核问题向日本开战。

    美国的目的只有一个:尽量延缓开战时间。

    只是,在战略判断上,美国与日本不尽相同。

    以当时的情况,日本把开战时间选择在二零三六年底,最好是二零三七年初,而美国则认为到二零三五年底,开战时机就成熟了,如果拖到二零三六年底,日本不一定能够获得军事优势。

    原因很简单,中国的扩军度越来越快,大有越日本的迹象。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日本相向美国总统摊牌,双方在承认战争不可避免之后,开始商讨细节问题,即准确的开战时间。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禁运开始后,牧浩洋制订的战争计划进入到实施前准备阶段。

    一月三日,在章玉廷到达后,牧浩洋率领几位高级将领前往舟山。因为牧浩洋是陆战队司令,所以按照他的要求,前线指挥部设在舟山,与陆战队司令部共同办公,只是有单独的通信系统。

    牧浩洋没有在舟山停留,安排好工作之后,第二天就返回总参谋部。

    按照他的判断,禁运开始后,战争随时都有可能爆,因此他得留在北京,以便随时跟李明阳联系。

    决定开战时间的不是牧浩洋,而是李明阳,准确的说,是李明阳提供的第一手情报。

    --如果不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如果是某章的最后一页--。。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