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前忙后,苦思强国之道”一心辅佐君主,为的还不是这大明天下国富民强,为何这些迂腐大臣们把咱们说得如此不堪?”
深深的疲惫涌上朱允坟的心头,当了半年皇帝,光鲜之外”更多的却是操劳和委屈。
“陛下,这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站的角度不同,想问题的方向便不同,这种争议是永远无法消除的,哪怕你将来创下了一个远迈汉唐的盛世,这样的声音也不可能消失,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一代明主”谏臣魏征照样在金殿之上当着满朝文武连骂他三声,昏君”若论起委屈”李世民比你更委屈,古今的明主仁君,谁不受一点委屈?”
允五坟展颜失笑道:“照你的说法,明主仁君是专门用来挨大臣骂的?”
“明主仁君不是用来挨骂,而是要学会挨骂。”
朱允坟叹了口气,顽然道:“那些大臣说的话,朕就当他们放屁好了,但是藩王们的反应颇为激烈,你说朕该怎么办?”
“朝廷还需要时间,这个时候不可与藩王交恶,尤其是燕王。”
朱允坟苦笑道:“朕实在想不出办法了。”
萧凡笑道:“办法总归会有的,咱们一起经过那么多,何惧一点小小风浪?”
“嗯,朕觉得也是,这事就交给你办了,你说怎么做就怎么做,朕什么都不管。”
“陛下别的没长进,推卸责任倒是颇为精进了“……
“你那一肚子坏水儿肯定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朕就不必多操心了。”
“臣想了想,觉得还是杀人吧,陛下刚刚的决定其实很正确,咱们来个明朝版的焚书坑儒,杀他几万人,不信那帮大臣们不闭嘴。谁敢不跟陛下你走,臣便让他跟先帝起……,……
朱允坟笑眯眯的道:“朕刚刚想清楚了,杀人不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啧啧,太残暴了,朕晕血,“……”
……………………………………………………
出了宫,萧凡的笑脸顿时垮了下来,说得轻巧,无非都是安慰朱允坟的话,这件事情很棘手,现在天下人都叫嚣着放了燕王的儿子,不放便是朝廷不仁义,不〖道〗德,是对儒家仁德的挑衅,是礼乐崩坏的前呢…………
萧凡承认扣押朱棣的三个儿子确实有点不地道,但也没他们说得那么严重,没杀他们已经算是很仁义了好不好?主人好客,留客人在京师多玩几天,跟礼乐崩坏有个屁的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放了朱棣的儿子,必成朝廷大患,而且等于是给朱棣谋反放了一颗信号弹,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投鼠忌器,谁还不反?傻子才不反呢!
若仍旧扣着这三人,舆论的指责也会让朱允坟和他非常被动,不用想都知道,他萧凡的名字如今肯定已经万夫所指,受万世骂名了。
放,还是不放?
萧凡只觉得现在已经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不论做哪种选择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从顺境徒然变成逆境,官场上一贯顺利无碍的萧凡,这回是真正发愁了。
……………………………………………………
三曰后。
风浪没有停止的迹象,反而越来越猛烈。
以黄观为首的清流大臣们仿佛等来了难得的机会,开始对萧凡进行口诛笔伐,每日的参劾奏本源源不断的飞进皇宫,早朝已经变成了对萧凡的批判大会。
在黄观,暴昭,杨靖”卓敬等人的带动下,朝堂舆论以无法控制的态势渐渐向清流倾斜。
他们紧紧揪住扣押燕王子不放这个理由,异口同声要求朱允坟诛杀萧凡,并且以死相挟”每日散朝后在午门请愿,长跪不起,扬言若天子不杀萧凡,便挂印辞官,甚至一头撞死在玉阶之下,以死相谏。
藩王们也趁机落井下石,萧凡主张的军制改草使藩王们感到了惶恐,朝廷愈强”则削藩的可能愈大,每个藩王都对萧凡恨之入骨,这次燕王挑起的事端正合藩王们的心意”萧凡若不死,他们将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于是藩王们也每日六百里加急快报送呈奏本,齐声要求释放燕王儿子,并诛杀国贼,以免令天家骨肉疏离,令众位辛苦戍边的皇叔们心寒。
数日后,大名府郭英所部驻军紧急快报,驻于保定府的燕军将士哗动”有敌视朝廷的不稳迹象,扬言朝廷扣押燕王子乃是猜忌边军之意,嘉王将士皆忿忿不平。
燕王朱棣又及时的送上了请罪奏本,言及已当场斩杀数名带头哗动的燕军百户将领,请天子治燕王驻军不严之罪”并再请自削藩地,只求与骨肉血脉相见。
朱棣和藩王以及朝堂大臣们的一步步紧逼,令朱允坟愈发惶然不安,于是非常罕见的停了早朝,躲在皇宫里不见任何大臣,态度非常消极。
敌人来势太凶猛”这回连奸党们都有些吃不住劲儿了,充斥朝堂的指责声中,茹瑞和解缙弱弱的站出来反驳了几句”立马便被群情激愤的清流们骂了回去,缩着脑袋再也不敢吱声。
朝争不仅仅争证据和道理,有时候气势也很重要。
这一回,清流们的气势无疑非常强劲,奸党们落了下风。
所有人的眼睛都冷冷盯住了萧凡,如同一群饿狼盯住了一只孱弱的老虎,只要老虎支撑不住倒下去,饿狼们便会一涌而上,将老虎撕成碎片。
他已成了众矢之的,天下人都在等着看,*这位屡屡化险为夷的锦衣卫指挥使大人这次如何化解危机。
朝堂水深,步步凶险,一今年轻人哪有那般泼天的本事,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
萧凡将自己关在家里好几天了。
他也在思考对策,这次的危机来得突然,而且几乎无法可解,问题的关键便着落在放不放燕王儿子上面,放与不放,都是祸。
放了燕王儿子,朱棣必反,朝廷有祸。
不放燕王儿子,面对铺天盖地的指责和参劾,朱允坟也保不了自己,他萧凡也算活到头了。
萧凡这辈子还没遇过如此艰难的选择,不知不觉,自己已陷入了绝境。
清流们来劲了,每天叫嚣着要杀他,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风气,扣押燕王三位儿子本来也做得不够磊落,在燕王和朝堂清流们无意的配合下,这件事越闹越大了。
“谁都救不了我,天子也救不了!”萧凡抚着额头叹气。
身旁的曹毅面露凶光,道:“天子仁义,下面的大臣们也被惯坏了,不如由锦衣卫出面,杀几个叫得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