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各种收藏、推荐、围观,谢谢大家————
“大奶奶,你定的这个学徒的待遇,是否高了些,另外,年龄大的绣娘都不要吗……”周嬷嬷有些犹豫的问道。
今天,冉冉让她负责招募绣女的事情,只要十二岁到十八岁的女孩子,包食宿,只用专心学手艺,不用帮主人家做杂事,出师以后,便可拿工钱了,每卖出一家绣品,便可拿到一成的利润。
要知道,这其他地方的学徒,不但进门的时候要先给师傅送礼金,学徒期间,更要帮主人家干各种杂活,就相当于一个下等用人,有些特别有名气的师傅,甚至连食宿也不管的,还要学徒自己出钱。
“嬷嬷,我这个绣庄,以后还要靠这些绣女打噱头,不要绣娘,只要绣女,也算是咱们和其他绣铺的不同吧,至于待遇吗,刺绣这钟手艺,不比别的,刺绣人的心情,直接影响绣品的效果,当然不能苛责于她们,你只管放心按我的意思去筹办吧,不过,选人的时候要注意,要那手比嘴巧的,长相丑些没关系,木讷些没关系,但品性一定要好。”
见大奶奶如此胸有成竹,周嬷嬷也不再有疑虑,便遵命去办事了。
周嬷嬷刚出门,满顺便进来了,冉冉一眼便看出他肯定是遇到什么问题了。连满顺一般碰到小问题是不会禀报冉冉的,他自己会想办法去解决,如果来向冉冉讨教了,必定是大事情。
“出什么事了?”冉冉不等满顺开口,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姐姐。合适的店铺我倒是找到了,就在城东州府后面的瓦前巷上,这条街原本就是卖瓷器丝绸等奇巧器皿百色物件的,我们在那里开绣庄,正是地方,这铺面后有一三房小院。可以给绣女居住做工用。明天请你去看看,如果可以,便可马上租下来,我已经和店主谈过。他同意先只收我们三个月的租钱。”
冉冉没吭气,耐心等满顺讲到重点。
“租下了店铺,便要去州府缴店铺税。以后若做成了买卖,还要按月缴纳佐税,这些都不是问题。可是,今天这店铺的主人告诉我,如今想要在这江州城内开店铺当坐商,或者做那贩运货物的行商,都必须去武陵王那里领官牌。”
“武陵王?为什么?当朝并没有这样的例律啊。”
“有没有例律,还不是由他们当官的说了算吗?我想,那武陵王不过就是为了盘剥银钱罢了。”
冉冉想起上次被武陵王手下的人敲去三百两银子的事情。便也觉的不难理解了,这个武陵王倒真是生财有道啊。亏得江州城的老百姓还把他当安邦护城的天神般的来景仰。
“他要多少钱,才会给牌子?”
“听说像我们这样规模的,大概要给三百两左右。”
“竟然要这么多!看来,武陵王这江洲刺史当的,肯定已经收获不菲了吧。”张冉冉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
“姐姐,要不这钱……让我和福子先凑一下吧……”满顺说道。
冉冉心里一阵惭愧,觉得有些对不起满顺和福子,他们两人对自己真是忠心耿耿,自己却一直在欺瞒他们。
“没事的,本钱的事情我已经有办法了,你们两个又有多少银子,你别瞎操心,钱能摆平的事儿,那就不叫个事儿,你只管去办吧,我给你支银子。”
张冉冉已经歇满了一个月,终于可以正常起居了,虽然早产,张冉冉并没觉得自己有落下任何毛病,相反,现在一门心思的筹划绣庄的事情,她觉得自己仿佛精力百倍呢。
她和戴长旭,一个打理庄院,一个筹备绣庄,白日里各自忙碌,到了晚上凑到一起,两个人争抢着汇报着自己这边的进展,说着说着,往往一起笑了出来。
戴长旭庄院上的事情已经渐入轨道,陈宝贵一家也很得力,他甚是兴奋,甚至觉得自己这辈子的日子从未过的这么充实。听冉冉说起筹办绣庄的事情,特别是今天这武陵王的插曲,倒有些担心。
“冉儿,你估算过没有,一直到开张,统共需要花了多少银子呢?”
张冉冉迟疑了一下,说道:“租铺面、装点门面、修葺院子、招募绣女、购置工具等,本来只要四五百两左右,现在如果加了武陵王那里的打点费用,恐怕要到八百两了……”
“娘那里的利钱,每个月要多少?”
“恩,也就是市面上的价格吧,一年一成的利钱,每个月并没多少的……”冉冉含混的说着,这本是谎话,她不想过多讨论,她深知一个谎话往往需要更多谎话去弥补的道理,还是越少提越好。
戴长旭并没再多说什么,可张冉冉知道,他内心肯定在为钱的事情担心,时至今日,戴家的账面上,只剩五百两左右的银子了,如果自己这绣铺一旦倒掉,那等于说戴家就要破产了。
现在戴长旭不把自己的担心说出口,肯定是不愿意打击自己的积极性,张冉冉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想个稳妥的法子把戴红秀给自己银子的事情,统统都告诉戴长旭。
想到这里,冉冉突然想起一个事情,便对戴长旭说道:“长旭,我有个事儿和你商量,这绣庄要起个名字,叫戴家绣庄,我只怕太高调了些,毕竟咱家现在这境况……”
戴长旭点了点头,问道“那你想起个什么名字呢?要不,叫缪家绣庄?”
见戴长旭取笑自己,冉冉瞪了他一眼,也笑着说道:“我想就单叫一个秀字,既是绣的谐音,而今后这绣铺的经营,也要以灵秀妹妹的手艺支撑,再者,我还想着那红秀姐姐……”
冉冉欲言又止,戴长旭愣了愣,旋即说:“好,就听你的吧!”
张冉冉微微的松了口气,这个“秀”字,当然主要就是为了戴红秀而起的,而之所以不能叫戴家绣庄,当然也是为了对戴红秀的承诺。
“父亲那里,不会不高兴吧!”
“没关系,我去和他解释,不要说那么多,只说现在不方便直接叫戴家绣庄,随便起个好听的名字便是,他不会管这些闲事的。”
周嬷嬷那里,已经选好了十二个绣女,他们家这样的条件放出去,来应募的可就多了,冉冉让戴灵秀和沁芳两个,协同周嬷嬷选人,她们两个,也是府里刺绣手艺最好的,二小姐的手艺,也是从小跟着沁芳学的,不过戴灵秀因为识文断字,在这绣品意境的把握上便高了许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