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蜀汉我做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三章 受降表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既然双发达成了共识,吕蒙也就回去复命了。     不久后,张昭率领城中余下的官吏,将领,大开秣陵城,献上降表。     秣陵城外,张昭一马当先,虽然容颜憔悴,身形也有些驼,但是尽量挺直腰板,以一种输掉了国家,但不输人的气势,面对寇封。     寇封身上穿着甲胄,驱马在前。其后黄忠,甘宁,张飞,房稻四人,分在耳旁充作护卫。     “拜见楚侯。”张昭翻身下马,微微弯曲身体,献上了降表。     寇封微微一笑,伸出手接过了降表。     所谓降表,其实就是江东的户口人数,以及官吏的数量。寇封打开扫了一眼,整个江东大概有户口十万余,率众百万。     吏则有五万余。     “接收城池,收编士卒。”寇封看过降表之后,对着身后的黄忠道了一声,随即,又对张昭道:“入城说话。”     随后,寇封率大队人马进入秣陵城。     秣陵城,经历了一场厮杀。不少百姓追随孙权,抵抗寇封。也因此,对于寇封入城,特别的胆战心惊。     百姓们怕寇封事后追究,一个个全部家门紧闭。     使得秣陵城,异常的清冷。     第一天进入敌国城池,一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寇封也不怎么在意,只要日后施仁政,得人心。     这江东百姓的仇楚心里就会慢慢消除,孙氏的影响力,也会烟消云散。     成王败寇。     就是这个道理,失去了统治权,就失去了一切。     片刻后,寇封率众来到了一座大宅子呢。     “我想见见孙权。”到了宅子后,寇封对着张昭道。虽然相信孙权十有**真的精神失常了,但是寇封总要亲眼看看的。     若是孙权装疯卖傻,这戒备,起码要再加强一倍才行。     “楚侯随我来。”张昭心中虽然不情愿寇封看到孙权那般落魄的摸样,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形势比人强。     不由无奈点头道。     随即,寇封在一座屋子内,见到了孙权。     人还是那个人,但是精神确实失常了。寇封初次见到孙权,虽然那时候孙权也算落魄了,但还是神采飞扬。     一双碧眼中,尽是豪情。     如今却是一片浑浊,嘴中在喃喃自语,听真切的一些话。     道听途说,与亲眼看见是不同的。与孙权那一双充满了浑浊的双目对视,寇封相信孙权即使没疯,也是大受打击。     一颗雄心,至此破碎。算是完了。     寇封看了片刻,没话说了。转身走了出去。     大厅内,寇封坐在上首位,张飞,房稻,甘宁等人都在座。张昭虽然是降臣,但是寇封敬重其在江东的攻击,不仅没有轻视,而且请他坐在了右手第一排的位置上。     “如今江东入楚,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我虽然任命了伊籍作为扬州刺史,但是其人毕竟年轻,不够老成持重。我怕他不能担当大任。是以向继续用子布为扬州长史。不知子布意下如何?”如今江东平定,孙权这个后患,估计再也怕不起来了。     寇封目前是没有精力治理江东,因为豫章还有大事,起码要杀败了李典。寇封回过头来,才能进行布置扬州的事情。     但是张昭其人,寇封却想乘机招揽了。     这个人年老德高,非常的有威望。在江东,影响力无比的强力。若是有他的支持,来日不管是寇封,还是伊籍治理江东,政令上都会通畅许多。     寇封也很赏识张昭,在如今孙权败北的情况下,其余诸臣都散了,唯有张昭不离不弃,当真是忠义。     “张昭年老体弱,实在是不堪职位。正想向楚侯请辞。”说着,张昭从袖子中拿出了一卷竹简,起身递给了寇封道:“这是最后一件事情了。是由我代笔,招降周泰,全琮的文书。还请楚侯过目。”     张昭说的很淡然,但很坚决。     寇封看着这个年过半百的江东老臣,直视其双目。寇封看到的只有一片亡国后的痛楚,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之心。     寇封观人无数,对于张昭真的是否有致仕之心。自然看的出来。     看了张昭许久,寇封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我也不好强求。”说着,寇封从张昭的手上,接过了文书。     大意就是吴侯已降,请周泰,全琮二位将军兵指楚侯,归降之。     本来这应该是一件大喜事,但是张昭却去意已决。寇封的心中总是有些遗憾。这喜事就变得索然无味了起来。     接着,寇封与张昭谈论了一些江东局势。     这一方面,张昭到是知无不言。效命不效命是一回事,但是寇封治理江东又是一回事。江东是张昭的第二个故乡。     寇封治理好了,繁荣了。张昭也会觉得欣慰。     大约半个时辰后,张昭露出了疲累之色。顺势请辞了。     “先生慢走。”寇封亲自起身,相送张昭。二人在大厅门前别过。寇封对着张昭的背影,叹了一口气。     返回了大厅。     “主公,这张昭心怀故主。如今孙权虽败,但是孙氏犹存。孙权的那些兄弟,子侄都在。羽翼仍然丰满。若是有张昭为其谋主,未必不会发生大变。是不是该乘机…..。”寇封刚坐好,甘宁就问道。     话没说完,但是意思却很明显了。     这种事情,在汉末也是屡见不鲜。如曹操在打败袁绍后,河北名士沮授心怀故主,谋归河北。     曹操就把他给杀了。     曹操与沮授还是故交呢,又敬重其智慧。但是下了这么个决断,可见有时候做大事,不可以心软的。     这件事,寇封刚才也想过。     但是寇封最终没有出手,因为张昭与沮授不同。张昭是江东人望所在,杀了张昭对他统治江东,会有不利。     另外,沮授被杀的时候正在壮年,而且谋图返回河北。那时候,袁绍诸子都还在统治河北是敌对势力。     沮授回去肯定会造成威胁。     但是张昭呢?他没有谋划去北方。他只是个老头,打算在江东安享晚年。     寇封就更没理由杀他了。     再说,孙权已经失常了。孙氏中,恐怕也没有多少野心家了。如孙静更是在东吴将破的时候,背弃了孙权,以保全宗族。     最后,寇封打算把侯号,追加给孙氏。请封孙绍为上庸侯,对于孙氏来说,也是个安慰。     只要孙氏消停了,慢慢的就成为一个普通的士族了。     对寇封来说,不是什么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