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愿,李亨的剑南军不善水战,为什么要去打荆州,难道他们不能直接打襄阳吗?那时哥舒翰会来救殿下吗?不会”绝不会,他会趁机率领水军东去,去投奔他的新主子。
“什么率军东去?什么投靠新主子?你把话给我说清楚了!”,“殿下,我为何从寿州匆匆赶回来”就是臣得到了绝密情报,哥舒翰已和李庆安有了勾结,他要出卖殿下,将荆州水军送给李庆安。”,李瑁大吃一惊,“你这话可有什么依据?”,“有!臣有证据。”,张维瑾将哥舒翰和李庆安之间的信件递给了李瑁”又道:“这是哥舒翰的亲兵偷出来的信件,他身受重伤,赶到寿州将这些信jiāo给臣,还告诉我……”,说到这里”张维瑾故意停住了话头,等李瑁把信看完,李瑁看完信便已经脸sè铁青了,铁证如山,哥舒翰和李庆安早有勾结。
“他告诉你什么?”,李瑁恶狠狠问道。
“他告诉臣,这次李庆安攻打江南,最大的弱项就是没有战船水军,所以李庆安写信给哥舒翰,让他带八万水军和战船东去助战,可惜那封信军士没有偷到,便被发现了,还被砍伤,他连夜逃出荆州,来找到微臣”说完这些事情后,他便重伤身死了。”
张维瑾对李瑁的xìng格了如指掌,李瑁本身就对哥舒翰十分猜忌,现在只要能圆这些信的来源,李瑁是不会追问报信士兵是谁这些细节,就像李瑁心中已经蓄满了对哥舒翰不满的火油,这些信就是点燃这盆火油的火星。
果然”李瑁勃然大怒,将信狠狠摔地上,指着荆州方向大骂道:“哥舒翰!你忘恩负义,罪该万死。”
张维瑾趁机又加了一把火,“殿下,哥舒翰忘恩负义不是一天了,他先是背叛先帝,投降李亨”后来又背叛李亨”重投先帝,先帝驾崩后,李亨登位,哥舒翰害怕李亨找他算旧帐,这才投靠殿下,可是他心中并没有把殿下当做是自己主公,我们下面人都能感觉到,他是两湖郡王,并非是荆王手下的大将……”,“够了!”,李瑁恼火地打断了张维瑾的话,他气得背手在房内来回踱步,他也慢慢想通一些事情了,上一次他说李庆安会给他面子,他写了一封信给李庆安,李庆安果然出兵了,还不知道他的信是怎么写的。
哥舒翰若不答应李庆安什么,李庆安肯出兵吗?
不用说他也猜得到,哥舒翰一定是答应,李庆安若攻江南,他出水军相助,哼!真不知这荆襄军到底是谁在做主”是自己”还是他哥舒翰?
想到这,李瑁杀机横生,他yīn森森道:“内贼不除,外敌何御?我想容他,可他却不容我”很好,张将军可有什么办法,替我宰了这个忘恩负义的xiǎo人。”
“有!微臣有一计”可杀哥舒翰。”
五天后,哥舒翰率一千亲卫骑兵队抵达了距离襄州约百里的率道县,哥舒翰此行走接到李瑁的命令,令各地驻军大将立即赶回襄阳,商量应对剑南军之策。
哥舒翰并没有怀疑,现在大敌当前,就算李瑁对他不满”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杀他”他很自负,现在除了自己外,李瑁还有什么人可以依靠”况且他还有一千jīng锐的骑兵队”这些都是跟他征战多年的陇右老兵,有他们在”李瑁敢拿自己怎么样?
哥舒翰此去襄阳也要找李瑁把帐算清楚了”李瑁答应他彻查军中卖官之事,后来却毫无音信,李瑁或许想不了了之”但他哥舒翰不肯,如果不把这件事查清楚,他何以向手下jiāo代。
正好剑南军大军来袭,李瑁有求于自己了”这便是最好的机会,要他出兵也可以,但必须要给他一个说法。
哥舒翰心中满怀悲愤,他顺着汉江一路疾奔,这天下午进入了率道县境内,前方五里外,一条河流拦住了去路。
这里是汉江的一个重要渡口,叫疏口渡,汉江的一条支流疏河在此汇入汉江,哥舒翰并不需要渡过汉江”但他需要在这里渡过疏河,当然,他也可以说道去三十里外的义清县渡河,但义清县是个xiǎo渡口,没有大型渡船,他的一千骑兵要渡河完毕,至少需要一天的时间,他等不了,哥舒翰当即决定,就在疏口渡河。
疏口渡口十分宽阔,就在疏河入江的口上,向东可以渡过汉江,向北则是渡过疏河,三四条大船停在渡口码头上”一条大船已经载满了渡客,正晃晃悠悠地向汉江对岸驶去。
“大帅!”
他的亲兵校尉奔回来禀报道:“我已经和船家谈好了,有两条大船可用,每条船每次可连人带马渡六十人过河去,大概天黑前,便能全部过河。”
哥舒翰看了看天sè”大约还有一个半时辰才天黑,还好”他便点点头令道:“那就用这两条船,命大伙按照顺序渡河!”
哥舒翰的军队是渡河而不是渡江”只须一刻钟便可走一个来回,亲兵们纷纷下马,牵着马上了渡船,两条渡船都是三百石的大渡船,一前一后四个艄公撑船前行,如果是渡江则需要起帆,靠风力送船过对岸。
很快”两条船便摇摇晃晃上水了,不多时”第一条船返回来了,第一批六十名骑兵已经平安过河了。
这时,哥舒翰上船了,他身边跟着五十名亲兵,渡船吱吱嘎嘎离岸了,一切都很正常”哥舒翰站在船头眺望汉江”他心中沉甸甸的,充满了对他前途未来的焦虑,他已经五十余岁了,可他的前途依然是一片mí茫,李隆基早期重用他”可后来他昏庸不堪,哥舒翰觉得他就像一个疯子。
李亨虽比李隆基清醒,但李亨心肠yīn毒,他是绝对不会容忍自己,哥舒翰便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剑南军。
哥舒翰原以为李瑁礼贤下士、心地宽厚,会是一个明主,他也真心诚意地愿奉李瑁为主,但没想到李瑁一样的昏庸,一样的不堪扶持,竟然听信jiān佞,放纵军中卖官,这让哥舒翰忍无可忍,也让他无比失望。
望着茫茫的江面,哥舒翰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想起了李庆安,李庆安是他的后辈”现在却能执掌天下,说到底,还是因为他走的是拥兵自立之路,这才是他们这些大军阀唯一可行之路啊!
为李家卖命,就算忠心耿耿”最后还是会被李家像狗一样的杀掉”安思顺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还有高仙芝,那么忠心的人”要不是李庆安出手相助,他早就身败名裂而死了。
直到今天,直到为李家卖命了近二十年,哥舒翰才终于悟出了这个道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为皇家卖命最终是难逃一死,只有拥兵自立为王,才有可能得到善终。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