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六十章 夜遇贵妃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新婚就是这个道理。”     杨玉环点了点头,李庆安说得非常入理。确实就是这么回事走过腊梅树。一股幽香扑面而来,杨玉环想折一枝,可是腊梅树枝太高,她够不着,李庆安纵身一跃,替她折了一支,递给她,“娘娘,给”。     杨玉环嫣然一笑,这一笑,眼波流转,荡人魂魄。     “多谢了!”     她接过腊梅,在唇边嗅了嗅,又偷偷瞥了一眼李庆安,多年前。也有这样一咋。年轻的男子替她折过腊梅,往事如烟,她脸上闪过一丝萧瑟之意,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李庆安不敢多问,默默地跟着她向前走,前面就是仰星殿了,杨玉小环要从旁边的一条岔路回去,这时,她的脚步放缓了,犹豫了一下,她低声道:“李将军,用晚膳时我让你早点和明月成婚,是有深意的。你听我的话,早点娶了明月,把她带到安西去。”     说完,她头也不回,便加快脚步向内宫走去,渐渐地消失在花丛之中,李庆安望着她背影,细细地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深意。     李庆安回京述职。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安西军在石国战胜大食除了给朝野和民众们一点精神振奋和茶余饭后的谈资外。众人还感觉不到有什么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变化,不过从安西来粟特人大多使用银钱,倒是一件新奇之事,这件事一时间成为东西两市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商人们关心银钱。但权力场上的角逐者们却更关心李庆安归来的信号,李庆安可是前太子李亨的坚定支持者。他的归来会给东宫之争带来什么变数?     下午,李俅从咸阳返回,回到了庆王府,虽然他已经暗暗投靠了李亨。但表面上他还是庆王之子,还是生活在庆王府那座深宅大院中。     李俅骑马奔至府宅前,翻身下了马,将缰绳扔给随从,快步向台阶上走去。正好迎面遇见管家出来。     “公子回来了!”管家连忙向他躬身施礼。     “我父王怎么样?病好点了吗?”管家见周围没人,便对李俅附耳低声道:“刚才宫里的太医来过了。说王爷的病是酒色纵欲过度。须静养数月,不得再近女人,也不能饮酒,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李俅心中不屑,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便道:“你去忙吧!这件事不要出去宣扬,知道吗?”     “是!老奴不敢。”     管家匆匆走了,李俅摇了摇头,他的这个假父自从前太子盅祸案和刺杀李庆安案被告发后,遭到了圣上的严厉斥责,并亲自操棍打了他二十权,并命他面壁思过一年,这二十杖打消了李综的雄心壮志,从此变得意志消沉,沉溺于酒色,人越来越胖,各种病也接二连三来,让他饱受病痛折磨。     李俅走进府内,府内很安静,自从李综被禁足后,他的大半家人都被遣送到各咋,庄园中,府内剩下的家仆已不足原来的三成,他穿过一介。小门,便向自己住的院子走去。     李俅在去年已经成婚了,娶了剑南节度府长史崔宁的长女崔玉。此外他还有两咋,妾,目前他和妻妾住在东院,妻子崔玉已经怀孕六个月,走进院子,只见妻子崔玉拿着扫帚在院子里扫地,他顿时愣住了跑上去夺下扫帚埋怨道:“好好的扫什么地,这是你做的事吗?”     崔玉连忙笑道:“这是产婆说的,说我身子瘦要多动“治儿好。所以我看哪里有事情就动动。正好看见,累川,我也便想尝试一下。”     “哎!你要动就在府里多走走就是了,去后花园走走,你好歹也是个郡王妃,怎么能做扫地这种下人之事,被人看到了会被弹劾的。”     他又对旁边的丫鬟怒道:“你们若再敢让王妃扫地,看我不打死,你们。”     几个丫鬟吓得战战兢兢,一句话不敢说。崔玉笑道:“好了,夫郎别生气了,以后我不做就是了。对了,阎先生刚才来找过你,我说你昨天出去打猎,一夜未归,他说你回来后,请去他那里一趟。”     “我知道了。我这就去,我午饭还没吃呢!给我准备几个菜,我等会儿回来吃。     说完,李俅便向西院方向走去。     阎先生就是原来李综的幕僚阎凯,李综颓废后,他也闲得无事了,几次想请辞回乡。但都被李俅挽留下来,目前住在西院的客房内,整天读书写字,无所事事。李俅走进他住的小院,却见阎凯坐在井边钓鱼,不由哑然失笑道:“先生怎么在井中钓鱼?”     阎凯见李俅进来。便放下鱼竿呵呵笑道:“我去年在井中养了数十条鲤鱼。思量着它们都应该肥壮了,便想着把它们钓出来下酒,小王爷是几时回来的?”     “我网回来,听内人说先生找我,我就过来了。”     李俅忽然想起一事,连忙摆手笑道:“先说丑话,先生想辞职我可不同意。”     阎凯苦笑一声道:“整天光拿钱不干活,我过得也难受,我是有想走之心,不过今天找子。阎凯的妻子给他们上了茶,李俅喝了口茶笑道:“阎先生想到什么事了?这么急着把我找来。”     阎凯沉吟一下道:小王爷还记得圣上处罚王爷的三条罪状吗?”     李俅点点头道:“我当然知道。一是占田过多,引发农民造反;二是东宫盅祸;第三便是在尉氏县刺杀时任河南道观察使的李庆安     “小王爷,前两个案没有疑义。但在在尉氏县刺杀李庆安,我却觉得充满了诡异,这明明不是王爷干的,怎么会栽到王爷的头上来?。     李俅也觉得奇怪。这件事他一点也没有参与,当时他问过李综。李综说,是他又怎么样,自己恨不得亲手杀了李庆安,他便以为是父亲私下干的,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父亲不过是一句气话,其实并不是父亲所为,经阎凯这一提醒,他也觉得有些诡异了,这很明显是一起栽赃案。     “先生发现了什么吗?     阎凯点了点头,道:“万年县罗县承是我当年的同窗好友,昨天我和他在一起喝酒,他忽然提到了两年前那个疑案,他说当时李庆安曾经送两名刺客进京。”     “等等!”李俅打断了他的话,问道:“就是那两个在大理寺忽然暴毙而亡的刺客吗?”     “对!就是那两人。”     阎凯喝了一口茶又继续道:“罗县承说那两名刺客他见过,原本是汪洋大盗,号称金州二怪,一直关在万年县的重牢中,后来被人用其他人顶罪的方式买走了。”     “是谁买走了他们?”     “罗县承说是一个自称白面先生的中年男子以六百贯钱买走,这是牢中的一贯方式,交钱买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