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三 云谲波诡 第一百四十章 我儿何在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芯军拿下石母城的消息在五个时辰后,以飞鸽传书的“刁,长安,一夜之间便传遍了长安,先是朝野额手相庆,尽管许多平民并不知石堡城的重要性,但唐军大胜的消息足以使满城欢腾,天宝八年的新年竟变得如此激动人心。     二十九日下午。长安城内热闹非常,到处是衣着鲜明的行人,马车猜猜,一群欢笑的孩童从街头飞奔而过,在一片爆竹声中,三名军服褴褛军人牵马来到高力士府门前。     他们便是从陇右赶来的南雾云和两个士兵了,尽管他们日夜兼程,但还是赶不上信鸽的飞速,他们在咸阳时也听到了石堡城胜利的消息,但关于李庆安及应龙军的消息却丝毫没有,南雾云心急如焚。     他们走上台阶敲门,一名门房出来,南雾云出示了李庆安给他的玉、牌,门房不敢怠慢。立刻回去禀报,片刻。一名管家把他们领进了府门,大约半个时辰后,高力士府的侧门开了。一辆宽大的马车从府门驶出,向兴庆宫疾驶而去。     从昨天得到陇右军大胜的消息后,李林甫便犯了愁。石堡城之战胜利的重要性对于朝廷而言,要远远大于小勃律之战,小勃律一战后圣上重赏了安西军,那石堡城之战又该如何?李林甫当然也知道该重赏,但他更清楚左藏内的钱帛还有几何?治国如治家,他李林甫也难为无米之炊啊!半个月前。他凭一份伪造的江准转运使的奏折使米价暴降,那是因为他知道长安其实并不缺米。只是略使手腕而已。但对陇右军的赏赐却是实实在在,无法回避。     李林甫再三思量,决定把财政实情告诉李隆基,让他先悠着点,做出决定后,李林甫立刻赶到了兴庆宫。     虽然半个月前李林甫以高明的手段使长安米价暴跌,但李隆基并没有升他的职,毕竟李林甫用的手段不太光彩。不过李隆基还是给了他一个特殊的奖励,他以后面圣无须再通报,李林甫忧心仲仲地走进大同殿,却见李隆基的十几名贴身侍卫一字排开,站在御书房门口,一副如临大敌的架势,李林甫心中一愣,脚下步伐也迟疑起来。     一名三郎卫连忙上前道:“相国,陛下口谕,任何人不得进广”     “陛下在接见谁?”     “是高公公带了一名将领来。好像是从陇右来的。”     “陇右?”李林甫怔住了,谁来了?     御书房内,李隆基无力地坐在御椅上,用拇指轻轻按着额头,他无法想象,在那暴风雪肆虐的夜晚,三千唐军面对八万吐蕃军的疯狂进攻。     几十年残酷的政治斗争使他心硬如铁,但此时,他的鼻子也微微有些发酸了。     南雾云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微臣侥幸逃得性命。但我们李将军和三千弟兄却生死不知,陛下,八万吐蕃军啊!”     “联知道!”     李隆基轻轻叹了口气道:“联会清查董延光的罪责,一定会给安西军一个交代”     这时,站在一旁的高力士前低声道:“陛下,既然石堡城能最终拿下,那就是说明李庆安还是成功拦截了吐蕃军,既然如此,老奴以为,李庆安依然活着的可能性很大,还有,李庆安既然能使用火药御敌,老奴就相信他一定能转危为安。”     “大将军说得对,既然石堡城已破,那李庆安应该无恙,联也很期盼见到他。”     高力士的安慰使李隆基略略心安,他想到了火药,便拾起御案上李庆安写的配方,微微一笑道:“联的宫里还有方士拿这个配药。谁会想到它竟然是杀敌的利器,有了它,联何惧吐蕃?就凭这一点 李庆安也给联立下了大功。”     “陛下,相国来了。     ”门口一名宦官小声地禀报。     “联正要找他呢!请他进来。”     李隆基笑着对南雾云道:“南将军,你冒死突围前来禀报消息,忠义可嘉,联也会好好褒奖你,现在你先回去休息,等待大军的凯旋。     “微臣叩谢陛下!”     南雾云慢慢退下,正好和进来的李林甫擦肩而过,李林甫疑惑地回头看了南雾云一眼,这是个陌生的唐军将领,他从来没有见过。     他快步走上前。躬身施礼,“臣李林甫参见陛下!”     “相国请坐!”     谢陛下。”     李林甫坐了下来,道:“臣是为陇右之战的善后来和陛下商量。”     李隆基有些心神不宁,他手中正拿着袋火药,细细地端详,李林甫停住了下文,李隆基忽有所感,他放下火药袋笑道:“联走神了,相国继续说。”     “陇右之战获得大胜,自然要封赏将士,臣当然会大力支持陛下,只是”     “只是什么?说下去!”     ,万     李林甫暗暗叹口气,终于一咬牙道:“只是接近年底,左藏空虚,恐怕拿不出多少钱搞劳有功将士。”     李隆基冷冷地看着李林甫,良久,他轻轻哼了一声道:“相国。陇右之战在年初就部署了,联早在几个月前也说过,希望能在新年前拿下石堡城,既然联早就有言在先。相国早就应该准备好相应的赏赐。”     “臣本来是准备好了,可陛下上个月赏赐给了杨”     ”放肆!”     不等他说完,李隆基重重一拍桌子,怒道:“你的意思是说,是联把钱花光了吗?李相国     李林甫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臣不敢,实在是左藏空虚,臣无计可施,请陛下明鉴!”     李隆基狠狠地盯着他,半天才回了一声,“你说吧!能拿多少钱出来?”     李林甫连忙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递上道:“这是臣考虑的一个方案。请陛下过目。”     一名太监上前把奏折呈给李隆基。李隆基阴沉着脸看了看,李林甫的方案是土地、钱、勋官三者结合,钱帛的数量和去年赏赐安西基本持平,钱三十万贯,绢十五万匹,只是多了陇右四州的五千顷土地,还有大量的勋官,乍似乎勉强过得去。可小勃律战役是两万余人参战,而石堡城战役却是十五万大军参战,人均下来便什么都没了。     这一点李隆基当然心知肚明,他把奏折往桌上一扔,叹了口气道:“难道就不能再多一点吗?本来联的计利是一百万贯。”     “陛下,还有阵亡抚恤至少三十万贯,这也是大头。这两块加起来,左藏的钱只剩下五万贯了,要么就是开春后等扬州的税款解到。”     “不能等到那时候!”     李隆基背着手走了两步,回头道:“这样吧!联提三个意见,你们政事堂再商量一下。第一,抚恤可以先少给一点,给十万贯,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