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乌合之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四三章 权力交接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些钱并不需要李老板掏自己的腰包,而且三、五年后还能连本带利的赚回来,便毫不犹豫的说道:“给您一千美元,但您必须将所有的洪门弟子,一个不少的送到南洋去。”     李老板霸道的程度,比南京的蒋主席有之过而无不及。天下之大,洪门弟子却只有这一条路可走。如果是在二十年前,司徒美堂一定会拼个鱼死网破。但现在却不行,只要各堂口有一点风吹草动,那李老板绝对会将洪门给连根拔起。     “杜月笙也是被你赶去南洋的吗?”想到南洋那边还有个同行作伴儿,司徒美堂便苦笑着问道。     “杜老板是自愿的,”李老板想了想之后,一语双关的说道:“南洋的环境不错,空气也很新鲜,我想司徒前辈您会喜欢那里的。”     司徒美堂深深的皱起了眉头,咬牙切齿的问道:“李先生,连我都不能回国吗?”     “前辈,南洋住不惯您可以去台湾,实在不行还可以去琉球。国内太乱了,而且医疗条件也不好,您老这么大年纪,何必凑这个热闹呢?”     “我还以为连叶落归根的自由都没了呢”司徒美堂扔下了这句话后,头也不回的拄着拐杖,在弟子的搀扶下离开了宴会厅。     一直观察着周边动静的王世杰连忙跑了过来,急切的问道:“博文,谈得怎么样了?”     李老板长叹了一口气后,点头说道:“一个月、一千万美元。”     “太好了,能有这个结果真是太好了。”王世杰一楞,随即欣喜若狂的说道。     看着司徒美堂佝偻的背影,李老板苦笑着说道:“王校长,这是我这辈子干的最过分的一件事。难为司徒老前辈了,换了其他人肯定经不住这么大的打击。”     ………………………………………………     李老板离开琉球的这段时间里,琉台两地的品质管理进入到。为了给工业和电子产品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影子内阁”成员们咬紧了牙关,命令琉台两地所有的银行,免除近万家企业在生产线整改期间的贷款利息。并组织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两地几万台各种机床更换关键零部件和调校产品加工精度。     事有轻重缓急,在技术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影子内阁”只能确保亚洲工业集团等军工企业在一个月内正常运转。而其他的机加工企业,则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整改。     据邵华强教授等经济专家的保守估计,这半年的冰冻期内,琉台两地需要为品质管理付出高达两亿五千万美元的代价。     但付出就有回报,先行接受整改的亚洲工业集团,这些天生产出来的武器装备质量,比之前出厂的明显高出了许多。连四大汽车制造公司搞出来的原型客车,其质量也非常之喜人。     还没等老狐狸们从这个天大的喜悦中缓过劲来,巴列维国王与琉球共和国合资的亚飞集团、以及李老板的琉球直升机公司,又给琉球科学院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梦麟兄,科学院那边说了,两大飞机制造企业的要求非常合理,我们必须要把钛合金尽快搞出来。”     无论是喷气式飞机还是直升机,想减轻机身重量必须要在最重的发动机上想办法。而钛合金不但强度高、抗腐蚀性好,而且比重还特别轻。但琉台两地无论是钛合金的生产还是研究都是一片空白,甚至在全世界都找不到合格的钛合金,以及加工钛合金的办法。     蒋梦麟长叹了一口气后,对梅贻琦和胡适苦无奈的说道:“二位,材料研究所的人手非常紧张。刚搞出了飞机蒙皮用的铝合金,又接受了后勤委员会的委托,给特种车辆改装厂研究防弹用锰钢板。”     东海联大一百多个研究所,哪个都不清闲。梅贻琦哪能不知道这些,但还是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支票,苦笑的说道:“梦麟兄,研究经费我已经收了,而且还答应了人家一年内肯定能搞出来。现在怎么办?难道让我把钱给人家退回去?”     二百四万亚元蒋梦麟看清楚支票上的一连串“0”后,毫不犹豫的把支票抢了过来,并呵呵笑道:“既然有经费那就好办了这样,回去后我就组织研发班子,争取在一年内给他们搞出来。”     蒋梦麟的反应早就在梅贻琦二人的预料之中,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胡适更是笑骂道:“梦麟兄,你现在这德行与博文有得一比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既要保证东海大学的正常运转,又要确保一百四十多个研究生有充足的经费,我容易吗我?”蒋梦麟将支票塞进口袋后,便一本正经的说道。     梅贻琦摆了摆手,感同身受的说道:“是啊,我们谁都不容易。对了,司徒美堂老前辈的事情和平解决了。国际公务员的事情,雪艇兄也委托在耶鲁大学讲学的梁思成办理了。”     “好,真是太好了。”梅贻琦的话音刚落,胡适立即站了起来,欣喜若狂的说道:“眼前最麻烦的两件事都解决了,看来老天爷还是给点儿面子的。”     东海联大的事情越来越多,蒋梦麟已经快顾不过来了,想到美国的问题已经解决,便急切的问道:“月涵兄,雪艇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     “今天下午的飞机,最迟后天中午就到。”梅贻琦顿了顿之后,继续说道:“梦麟,他这次可不是一个人回来,而且还给你带回了三十多名教授。”     尽管东海联大人才济济,但大部分专家教授不是在研究生从事科研,就是赶赴台湾参加后勤委员会的备战工作,在一线教学的专家教授已经所剩无几。梅贻琦的这个消息让蒋梦麟一阵的狂喜,连忙说道:“你们先忙,我现在得回去给他们安排住处。”     见蒋梦麟扭头就要走,梅贻琦连忙叫住,并从抽屉里拿出几把钥匙,说道:“梦麟,润田前辈、荣老前辈和张伯苓校长,去台北组织奥运代表团训练了。据他们说还要带队去伦敦参加比赛,那三栋别墅一时半会儿是没人住了,如果房子不够你可以看着安排。”     这两年来,大学岛上的专家楼一直在建,但总是不够安排。备受住房紧张困扰的蒋梦麟,自然希望有空余的房子,但还是没有接过梅贻琦手中的钥匙,而是严肃的说道:“月涵兄,这样不太好吧?特别是润田前辈和荣老前辈,他们为琉球做了那么多事情,我们怎么能这么干呢?”     “梦麟,这是三位前辈的意思。他们已经把别墅收拾好了,你就别辜负了他们的良苦用心了。”胡适拍了拍蒋梦麟的肩膀,满怀敬意的说道。     梅贻琦也点了点头,凝重的说道:“老前辈们的高风亮节,让我们这些自命不凡的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