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吴国桢想干什么?这个问题不但困扰的南京的蒋主席,连正带着胡宗南在陕北兜圈子的中G军委机关都为此而担忧。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个异军突起的第三方势力,正在酝酿着一场大规模战争。包括李K农在内的所有人,都不认为吴国桢会帮助自己一方与腐朽的国民党反动派作战。台湾的战略目标,也因此而不言自明。
一个星期能动员三十万兵力半个月时间,就可以生产出一个整编师的武器装备。再想到琉球与台湾那千丝万缕的联系,李K农的心越来越沉重了。
“首长,拐角那栋小楼就是我们的住处。李先生那边我已经联系过了,他大概一小时后就到。”众人刚下机场大巴,杨斌就指着绿树丛中那栋白色的别墅介绍道。
李K农观察了下四周的环境后,点头说道:“环境不错,地方是李浩安排的吧?”
“是的,我们从台湾回来后就一直住在这里。请首长放心,我们已经观察过了,这里没有人监视。”杨斌提着行李,一边带着李K农往别墅走去,一边低声保证道。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李K农怎么也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被美军轰炸的面目全非的冲绳。平整而宽阔的水泥马路、绿树丛中错落有致的一排排别墅、干净到极点的环境卫生………,正如美联旅行社所宣传的那样,琉球还真是一处东海仙岛、人间仙境。
打败国民党反动派是当前的主要目标,建设新中国还没有提上议事让程。但从下飞机到市区的这农却冒出了将来也要把解放区建设成这样的想法。
将李K农迎进客厅后,刘主任便忍不住的埋怨道:“首长,虽然台湾的事情很重要,但您也不能孤身涉险啊”
“刘大军同志,你杞人忧天了。”接过韩小霞递来的茶杯后,李K农扶了扶眼镜,胸有成竹的说道:“有些情况你不知道,当然,这涉及到保密问题。不过你尽管放心,既然李浩答应了我的请求,并派飞机去接我,那我的安全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保全公司在北平军调期间对中G代表团的多方照顾,大中华建设集团里一千多地下同志的安全撤离,以及维和部队的“公主计划”,让李老板成为了可以信任的人。但这些事情肯定不会向刘主任这位后勤干部透露,这才导致刘主任第一次见到李老板,就碰上了个软钉子。
战略反攻进入到最关键的阶段,李克农自然不能在此久留,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间后,便严肃的命令道:“韩小霞同志,麻烦你到外面去望望风。趁李浩来之前,我赶紧了解下具体情况。”
韩小霞连忙点了点头,说道:“是,首长”
“同志们,你们发回的情报对我党非常重要。后委机关对大家的工作非常满意,叶老总还专门让我向你们表达问候。”韩小霞刚走出客厅,李K农便热情洋溢的说道。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能得到上级表扬,更令人兴奋的事了。刘主任连忙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首长,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李K农重重的点了下头,示意刘主任坐下后,脸色一变,异常严肃的说道:“同志们,台湾情况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党中央和M主席对此都非常重视。尽管台湾孤悬海外,但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他们进入国内战场的可能性。另外他们生产的武器装备,也对我们的解放事业构成了巨大威胁。现在我想知道吴国桢与南京、琉球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对国共双方持什么样的态度?”
这两个问题可把刘主任给难住了,尽管他在琉台两地活动了近一个月。但始终只能在外围调查,而无法接触到两地的高层。见刘主任那副迟疑的样子,李K农意识到为难他了,看了一眼杨斌后,便淡淡的说道:“刘大军同志,让我跟杨斌同志单独谈谈。”
刘主任一楞,随即反应了过来,立即招呼王副主任和吴参谋等人走出了客厅。
“说吧,把你观察到的情况都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李K农从公文包里掏出纸笔,若无其事的说道。
杨斌重重的点了下头,清了清嗓子后,介绍道:“首长,韩立国、黄爱明、布斯曼、卡尔、段正华这些人您还记得吗?”
李K农沉思了片刻后,点头说道:“记得,这些人应该是保全公司的老班底。怎么了?这样人有问题?”
“他们已经离开了李浩的公司,全部成为了琉球海军的高级将领。而琉球海军陆战队的绝大部分官兵,也都是台湾籍退役日军。”杨斌顿了顿之后,继续汇报道:“吴天是警卫营里的老人,但警卫营回国后就慢慢的淡出了视线。事实上他从未离开过保全公司,而是在幕后默默的帮李浩理财。现在他是亚洲发展银行的总经理,不但控制着台湾发展银行,而且还对台湾银行也实施了控股。”
这个情况让李K农大吃了一惊,连忙放下手中的纸笔,急切的问道:“这个情况属实吗?”
“属实。”杨斌点了点头,不无痛苦的说道:“他们并没有对我隐瞒,不过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大不如以前了。”
“一年不见,李浩还真成气候了”李K农摘下眼镜,一边掐着鼻梁,一边凝重的说道:“经济上控制了台湾、军事上控制了琉球,看来我这次还真找对人了。”
“首长,我想事情不会这么简单。我对李浩非常了解,他并不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如果他真有什么想法,那琉球共和国的总统早就是他了。事实上他对两地的政治也不感兴趣,这段时间来不是陪老婆孩子,就是忙着做他的电视机生意。”
国民党才俊吴国桢、卖国贼之子曹朴、浑水摸鱼的李老板,琉台两地金融货币一体化的同时,又执行着大相径庭的税收政策。想到刘主任发回的那一封封电报,李K农被琉台两地的政治体制给搞糊涂了。
从台湾现在的政府架构上来看,那里已经完成了高度自治。所有的一切,都在法律框架内有序的运转。别说李老板这个外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指手画脚,就算省主席吴国桢都作茧自缚的要遵守游戏规则。
明眼人都能看出,台湾的发展资金来自琉球。尽管两地之间有很多政策大相径庭,但巨大的经济利益,已经让两地牢牢的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对唇亡齿寒的奇怪组合。
“杨斌同志,我知道你对李浩是有着感情的,但也不能因此而丧失了基本的政治立场。”李K农想了想之后,严肃的说道:“台湾一年给国民党上交近五千万美元的财税,这就等于国内五个省税收的总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