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乌合之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二四章 科学院的未雨绸缪第(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四二四章科学院的未雨绸缪     在相关技术比较成熟了情况下,研制小小的反坦克导弹,竟然还需要动用近百名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工程师。李老板终于明白了巴列维国王的喷气式飞机,为什么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了。     不管是喷气式飞机、直升机还是反坦克导弹,对材料、发动机、燃料、控制系统都有着很高的要求。李老板意识到像这样大而全的研究下去不是办法,连忙拨通了梅贻琦的电话,寻求研发过程中最经济、最高效、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事实上这些问题老狐狸们已经考虑到了,随着飞机项目的上马,蛰伏到今天的琉球科学院终于发出声音。梅贻琦当即要求李老板立即率领两大飞机公司的研发团队,前往东海联大礼堂参加科学院的第一次正式会议。     没什么事情比直升机和反坦克导弹更重要的了李老板与巴列维国王沟通了一下后,立即组织西科斯基、斯蒂芬教授等六十多名中外专家,匆匆赶往大学岛参加会议。     与波音、北美、马丁、洛克希德、贝尔、寇蒂斯、舍维尔斯基、格鲁曼等飞机制造公司相比,西科斯基在美国的直升机公司,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公司。     整个二战期间,西科斯基才从美国陆军接到了三百八十架的订单。还没等他把生产线安装完毕,德国就投降了而陆军的这批订单也随之而取消。迄今为止,西科斯基公司直升机的总产量,也没有超过两百六十架。     没有收入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自然也就没有资金投入研发。财政拮据的西科斯基,只能使用固定翼飞机的发动机,以及世面上能找到的常规材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出来的s55,在李老板看来还是一架不折不扣的民用飞机。     水陆两用飞机刚从奄美大岛机场的跑道上起飞,西科斯基便异常兴奋的说道:“李先生,能与您合作,是我一生中所作出的最正确的决定。”     琉球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少人才这段时间来,不管是东海联大还是巴列维国王,都不遗余力的从欧洲招募专家。再加上日本和犹太科学家的到来,琉球群岛上的专家教授队伍,已经达到了东京大学最高峰时的三倍     正是因为有着这么庞大的人才储备,西科斯基才能将新型直升机研究工作进行分解。发动机委托给为亚飞集团、台湾四大汽车制造厂、台湾轨道交通设备总厂提供发动机的琉球动力集团研发。     飞机材料、火控系统、航电系统、通讯系统也一样分门别类的外包给相关公司研发。而西科斯基等人组成的核心团队,只需要负责总体设计。     西科斯基能这么说,李老板并不感到意外。毕竟他在美国的那个直升机公司,说白了就是一个不受待见的小公司。所有的资产加起来,也没有李老板以台湾发展银行的名义,投入的第一期研发资金多。     李老板微笑着点了点头,想到联军参谋部提交的那份报告,便严肃的说道:“西科斯基先生,接下来的工作非常重。我们不但要进行武装直升机和重型运输直升机的研发,而且还需要对s55的设计进行下完善。”     维和部队是下了五十架s55的订单,但西科斯基搞出来的验证机,并不符合维和部队的要求。想到发动机的马力需要加大、飞机的重量需要减轻、机身的长度需要缩短、航电系统需要全面升级……,西科斯基便重重的点了下头,信誓旦旦的保证道:“请您放心,李先生,给我们六个月的时间,保证给您定型一款实用的s55”     “武装直升机和重型直升机的研发工作也不能耽误”李老板拍了拍西科斯基的肩膀,斩钉截铁的说道:“资金上没有任何问题,你们一定要争取在两年的时间里,帮我把它们全部都搞出来。”     “用不了两年,给我一年半的时间,肯定能搞出验证机的。”     如果在美国,西科斯基还真不敢打保票。尽管美国的科技实力强大,但并不是专门为西科斯基服务的。而琉球共和国则不然,不管他在研究中遇到什么问题,大学岛上下都会不遗余力的给他提供帮助。     西科斯基的话音刚落,巴列维国王身边的斯蒂芬教授,便假作担忧的说道:“哦,西科斯基先生,您能不能慢点?我可不敢保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给你们搞出配套的火箭巢和反坦克导弹啊”     众人顿时哄笑了起来,后勤委员会技术应用处的杨信国教授更是笑侃:“斯蒂芬先生,直升机的火箭巢能不能搞出来我不管,但车载火箭发射装置,您无论如何也得帮我们在一年内搞出来。”     多管火箭发射装置并不是什么新科技,斯蒂芬教授这位火箭专家,只需要在苏、美、德三国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多管发射系统进行缩小而已。     不等斯蒂芬教授开口,一直闭目养神的巴列维国王,突然睁开双眼,对李老板笑问道:“李,你说我们是不是该明确下知识产权的归属啊?无论是车载多管火箭发射系统,还是你搞的那个毒刺反坦克导弹系统,全是我们亚飞集团出人出力。等将来盈利了,那收益都归你也太说不过去了。”     “对,国王陛下说的对”亚飞集团副总工程师托马斯也插了进来,一本正经的附和道。     李老板点了点头,笑道:“请大家放心,等研究出了成果,我们在建厂时会让出20%的股份,给你们研发团队的。”     专家教授们顿时兴奋了起来,一个个的交头接耳,展望着火箭技术的未来。对李老板这种收买人心的恶劣行径,巴列维国王无奈的摇了摇头。想到梅贻琦这么急着要求大家去开会,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道:“李,科学院那边到底有什么事?该不会又是要钱吧?”     在琉球所有官方和非官方的机构中,琉球科学院是最不起眼的一个部门。直至今天,他们除了花钱之外并没有任何动静。如果不是梅贻琦的要大家去开会,李老板甚至都忘了还有这么个部门存在。     李老板沉思了片刻后,苦笑着说道:“不知道,我还真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什么药。”     与斯蒂芬教授、托马斯教授、杨信国教授等人不同,琉球科学院里的那些院士,都是各学科的理论泰斗。除了偶尔指导下各研究所的工作外,就是给东海联大带研究生。李老板怎么也想不明白,那群身份比梅贻琦等人还要超然的活祖宗们,找这些干实事儿的人有什么事儿。     说话见,从奄美大岛飞来的六架飞机,在海洋大学的三号码头外依次降落。李老板搀扶着年过六旬的斯蒂芬教授,一边登上迎接他们的交通艇,一边对负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