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才不致于出岔子。
接下来的几天孙志新无视泰格的抱怨和纳鲁欲求不满的眼光,每天除了两人搓陶胚的时间允许呆在自己帐蓬里,其它时候除了吃饭必须要赶走这两个家伙,不然以自己心软的毛病,有这两个祸害在的话,他什么事都干不好。为此他甚至还去请动了奥瑞克智者,让他老人家出面来帮自己赶走这两个总是赖在自己帐蓬里不肯走的顽固份子。
接着就是烧火炭,要取得它最简单的办法是用工具来用闷熄法制得。就是取一个容具,把燃燃着的干柴放进去,盖上盖子隔绝空气,木柴就会在里面闷燃到空气耗尽,得到极具燃烧潜力的木炭。整个过程其实不难,古中国明清时代连大户人家的丫头都知道用广口罐子采用这种办法制取用来在冬季取暖用的木炭。
只是可这儿会根本没有合适的工具,罐子这玩意儿还没有烧出来呢,整个制炭的过程就流入一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整个情况也从侧面表面出了实用容器出现的必要性,缺少了这些必要的生活生产工具,已经严重的限制了两边部族的长展。
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此路不通孙志新索性采用埋坑式的方法制取木炭。挖一个大坑,将木柴全堆进去点然,然后盖土盖沙闷熄它,从而到到不完全燃烧的木岩。这样的坏处是工作量大,成功率低,浪费木柴的量也比较多,同还得多走一步进行挑选木炭的工序,因为整个法子太粗糙,良品率肯定低。不过这样也有一好处,就是一次性可以制很多。
第一天孙志新领着一帮小鬼干这话,差点没把大伙儿累死。第二天继续拼命,孙志新快要疯了,完全没预料到劳动量会这么的大,要不是部族的孩子无论男女都不是什么娇弱的货色,他还真干不下去。第三天,解放,猛男兄塔里木从采集桄榔的营地那边回来支援了,孙志新才看到了曙光。
果然,猛将兄出马,一个顶俩……错了,他一个能顶十个!木炭的产量这才慢慢累积起来,到达第六天的时候,泥胚差不多已经晾晒干,木岩的堆积量也达到了可以烧一窑陶器的量。
第七天,送走了纳鲁和泰格去打猎,孙志新终于痛下决心:今天就要烧陶,成功与失败,绝对不能再拖!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去广场看表演,台上有个女艺人的吊带裙的带子突然断掉。包子没看到,那女的捂的迅速快得像赌桌上的发牌女官。
但也看到了一整个雪白的肩头啊!俺一下就激动了,嗷嗷的狼嚎着。
等嚎完了后发现很多人都在看我,俺身边的朋友也一脸不认识我的表情……俺下意识把手里的兵器知识这本杂志扣在脸上……狂囧。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