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0章 跑批示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o章 跑批示

    江博士随即一笑,拿起酒瓶给自己的酒杯倒满了白酒,然后说道:“这杯酒我干了,祝我们古河县的展越来越好。 ~”说完,便仰脖一口气喝光了。

    这杯酒足有三两多,而且酒是5度的,一口气喝下去,江博士的脸瞬间变的通红。

    酒确实是一个拉近双方关系的好东西,众位厂长看到江博士如此,心里暗道:“人家就是个挂职干部,修路还不是为了古河能得好处?这钱捐了就捐了。”想罢,便有人带头举起酒杯道:“对,祝我们古河展越来越好。”

    罗正源也忍不住为江博士竖起了大拇指,别看此人平时嘻笑怒骂,好像没什么正经事。但真要干起事来,还真是有手段。不仅从这些厂长的手里要来了钱,还消除了他们心的芥蒂。

    这种手段,倒是需要罗正源今后学习的。

    一口气喝下三两多5度的酒,只要不是那种酒量强的人,怕是都会受不了。

    江博士摇摇晃晃的被罗正源扶回了县招o8房间,“罗县长,我这个副组长不是白当的吧,帮你解决了一千多万。剩下的……可……靠你了。”江博士说了会醉话,便睡着了。

    有了这一千多万,罗正源的心也有了点底。

    随后,罗正源便让交通局的同志尽快写了一个申请建立收费站的请示。打铁要趁热,罗正源要尽快拿到省厅的批复,然后就能找银行贷款了。有了收费站的批复,那这条路就成了有价值的物品,银行那边自然就好谈了。

    当天晚上,罗正源在县招举行了一个捐款仪式。江博士头还有些晕,不过却坚持着过来了。

    罗正源还邀请了袁明华、丁贵、李海山、杨鸣这些重量级的常委参加。

    罗正源请来这些人,主要也是为了让那些厂长觉得更有面子。 ~既然人家都答应捐款了,为什么不让人家风风光光的把钱拿出来呢。

    这几个常委在得知罗正源从这些企业要来了一千多万的时候,心也忍不住有些惊讶。

    “这个罗县长还是有些本事啊。”仪式结束,返程的时候,李海山坐在车里对杨鸣说道。

    “李书记,其实我觉得如果咱们县的干部都卯足了劲,这条路也不是修不起来。只是大家都害怕这会是个包袱,袁明华那里好像也不是特别支持。”杨鸣说道。

    李海山笑道:“怎么,年轻人的冲劲把你的干劲也带起来了?咱们古河县并不止有交通局一个部门。乡镇局办,大大小小好几十个,咱们古河的实力有限,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交通上的。”

    杨鸣对这话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干工作就要有重点,今年如果把古河的工作重点放在修路上,也并不是不可以。

    不过,杨鸣也知道县里的领导不支持修路的原因。

    如果要修路,那贷款是必不可少的。袁明华和丁贵怕的是什么,他们是害怕贷款后,至少五年之内是还不清这笔钱的。那他们等于就在这五年一直要背着这个包袱,搞不好万一市里要调动他们工作的时候,竟然现他们主政时,古河还欠着银行的钱,那会不会影响他们调动呢?

    而李海山也是有顾虑的,他是想当书记县长的人,他是害怕万一钱没还完,他就当上了书记或者县长,那这个窟窿就要李海山去填补了。

    各自都在想着各自的事,自然就都对修路的事不太积极。但是也不能直接否决,那只有交给罗正源折腾去了。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建立收费站。可是这事更麻烦,几个月也未必能跑下来。而且现在建立收费站是比较敏感的一件事,搞不好犯了错误那就更不值得了。 ~

    而此时丁贵坐在自己车里,也琢磨着修路的事呢。他估计罗正源既然从县里的企业要来了一千多万后,下一步八成就要去市里要钱了。

    “熊局长啊,我是丁贵。”丁贵把电话打给了市交通局的熊金鹰,“咱们有时间一起坐坐啊。”

    丁贵对修路的事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只要有一点机会,他也绝不能让此事成功。如果真的让罗正源干成了,那罗正源在古河的声望可真是要迅崛起了。

    在丁贵这个县长还没干出什么大事之前,他是决不允许罗正源比他先干出有成就的事的。

    罗正源第二天就带着申请收费站的请示到了锦乐市。这次到锦乐,他是来找魏国良的。

    不过,找魏国良并不是为了要钱,而是为了通过魏国良来联系一下董志方。

    罗正源打听出省交通厅是由副省长董志方分管的,那如果有了董志方一句话,罗正源去省厅跑收费站的事,可就方便多了。

    魏国良提前已经接到了罗正源的电话,也知道他此行的目的。

    面对魏国良,罗正源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先简单的说了下他是如何控制住了古河县交通局的。

    魏国良忍不住笑道:“我说你怎么修路的事也没找市交通局支持一下,原来是跟老熊结了梁子。”

    罗正源笑道:“我不找市交通局也不光是因为熊金豹,主要市局也赞助不了多少钱。我装孙子求半天,却拿不到多少钱,那又何必呢。不如把这精力直接用到省里。”

    魏国良忍不住笑道:“你小子啊,我觉得你是越来越滑头了。”

    罗正源微笑道:“这可不叫滑头,这叫政治上的成熟。”

    魏国良哈哈大笑起来:“对,这叫政治上的成熟。”

    罗正源和魏国良谈了会,又等他处理了一些工作后,便坐着魏国良的车一起往同州而去。

    董志方是利用午休息的时间接见了魏国良和罗正源。

    “小罗,真是没想到,两年没见,你已经是个副处级干部了。”董志方可是还记得罗正源呢,当初罗正源的一句“马配鞍,针配线,铅笔配橡皮”的话,可是让董志方记忆犹新呢。后来,董志方还用这句话教育过自己的秘书。

    罗正源笑道:“我还要多谢董省长为我争取了一个去青班学习的机会呢。没有这个机会,我也不会被提拔的这么快。”

    董志方摆着手道:“你可别这么说,这期青班一共五十多个学员,可是目前被提拔的只有十几个。我只能算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机会,而你却很好的把握住了。”

    罗正源听完,谦虚的笑了笑。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