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是在孔子时期盛行的!”
“唐琴尤其是盛唐之琴,造型肥而浑圆。现存的唐琴大部分常在龙池、凤沼的面板上贴有两块小桐木,作为假纳音,直至明代初期,仍有制琴家采用这种方法。唐琴的断纹以蛇腹断为多,也有冰纹断、流水断等。其表面漆灰则有墨、栗壳色两种,有朱红漆者皆为后人修补时所加。灰胎皆为纯鹿角灰,用麻布自下而上包裹琴背两侧直至面板边际,以防止上下板开胶。这些琴的边长皆在120至125厘米之间。”
“宋代的古琴发生变化,全长128厘米,肩宽25厘米,琴身扁而长大,尺寸大于传世唐琴,为北宋琴主要风格之一。南宋,除仿古之作外,体形则逐渐扁平狭小,尤其是仲尼式古琴,呈耸而狭之状,为南宋制琴的主要风格。宋人制琴以桐面梓底或松杉面底为主要制琴材料。断纹有蛇腹断、冰纹断、流水断等,牛毛断则鲜见。灰胎仍以鹿角灰为主,也有用麻布打底者,但不多见。北宋晚期还出现了八宝灰即将金银珠翠珊瑚等碾碎混入鹿角灰共用的用法。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
“元代制琴是宋、明之间的过渡期制品,由于历时比较短,现存的实物也比较少。明代造琴之多盛况空前,不论皇帝亲王还是官宦之家,好琴者甚多。其宗室制琴就有宁王、衡王、益王、潞王四大名家。四王之中惟潞王造琴最多,制作始于崇祯年间,据传达四五百张之多,且式样尺寸一致,均按年份次序编号刻款于腹内;琴背刻有琴名“中和”,敬一主人题“仰长江水”诗文以及“潞国世传”大印一方,皆用八宝漆灰。”
唐小莫侃侃而谈,知道的还挺清楚。
“呵呵,没想到小兄弟也通音律!”陈南生更有相见恨晚之感!
“通什么音律,丫的,我这不是被的吗?我不说出点什么来,我家大小姐就要把握踢楼下去了!!!”唐小莫说的这是大实话。
“那雅室里的忘忧又是什么时候的?”左思思的问题还不少,然而这回陈南生也不说话了,干巴巴的等着唐小莫开口,他可是看出来了,这家伙太能扮猪吃老虎!
“这个,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忘忧应该是一把元琴,元朝流传下来的琴本身就很少,这把忘忧算是其中极品!!!”唐小莫撇撇嘴说出了答案。
“不过……”唐小莫又突然加了一句。
“不过什么?”左思思疑问。
“不过谁知道这家伙是不是骗人的,真忘忧哪有那么容易被他得到,还大大方方的放到茶室里供人演奏。再说几百年的古琴除非遇到真正的大师才能修复到原来最多9成音色!!”
“好了,你别继续说了,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你是说我陈南生就是个欺世盗名的大骗子!不过,那你也别想让我带你进屋看,不通音律的人我是不会放进去的!”陈南生还是个很有原则的人!
“那还不快点带着大小姐看下一间茶室!”唐小莫的小阴谋没有得逞心情自然不会好。
“好,请跟我来,大小姐,我觉得这间很适合你。”说着陈南生就把左思思他们带到了最里面拐角的一间小茶室,名曰,色室,对联如下:最宜茶梦同圆,海上壶天容小隐;休得酒家借问,座中春色亦常留。
“恩,这间还不错,不过你先说说这里面有什么新奇的呢?否则我是不会进的!”左思思多冰雪呀,已经依此类推断定这里面也有宝贝了。
“呵呵,大小姐放心,没有宝贝也不敢介绍给您了。这里面一扇乾隆爷当年特意让大内造办处用翡翠和黄金为那位传说中的香妃制造的美人屏风!”
“我想没有比这个美人屏风更适合大小姐您的了,您和这面屏风可以说是相映成辉,人间绝色!”陈南生的口才也不是一般的好。
“你丫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怎么看你像个古董倒爷?”唐小莫不得不慎重怀疑陈南生的真实身份!
各位兄弟姐妹平安夜快乐,希望你和你的家人永远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