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家出了事后,上门前来安慰吴氏和几个孩子的人也有不少,除了老族长亲自来了一趟,那位从京城回来的顾氏也来了一回,并送了不少物事给吴氏。
吴氏本以为那顾氏亲自前来探望她,只是碍于亲戚间的情面走个过场,没想到才没隔几天那顾氏就又提着物事上门来了,一和吴氏打了照面就亲切的携了她的手,说道:“我一老婆子老呆屋里闷得慌,于是便出来四下走动串串门,路过齐家便顺道进来看看堂侄媳妇儿和几个孩子……”
那顾氏嘴里虽然说是来看几个孩子的,但目光却没在张巧儿身上多做停留,而是有意无意的往里屋掠去,没见着张大郎兄弟的身影后、更是有意无意的问了句:“大郎和二郎呢?怎么没见着两个孩子?”
吴氏对顾氏的来意多少有些忌讳,于是也不把在屋里温书的张大郎兄弟叫出来,而是随口扯了个谎话:“那两个小子回书塾读书去了,没在家里!虽然他们现在有孝在身不能参加最后一轮殿试,但也不能因守孝就把功课全都放下,还是得勤读苦学、三年后也好再考一回。”
张巧儿听了,马上借口去给顾氏沏茶、偷偷的去知会了张大郎兄弟一声,让他们躲在屋里别出来,免得露了陷。
而顾氏一到堂屋坐定,便顺着先前的话题问起了张大郎兄弟的情况来:“堂侄媳妇儿,这是两个孩子头一回参考科举吧?”
“没错,是头一回上京赶考,没想到还没考完他们的父亲就出了事……”吴氏说到最后、声音渐渐小了下去,脸上也多了一丝黯淡的神色、显然是想起了张大海心里不好受。
顾氏见了连忙开口安抚了吴氏一句:“你也别太伤心了,不是没找到人吗?说不定堂侄儿好端端的在别处养身子呢!再说了,大郎和二郎也算是争气的孩子,虽然这回没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但他们好歹也是一路考到了殿试,也不是因没本事才没考个功名回来,三年后他们一定能一举成名、让你这当娘的享福。”
吴氏客气的答了句“承您吉言了”,随后并未再多说、想就此把这个话题打住,没想到顾氏却对张大郎兄弟饶有兴趣,继续往下问道:“我听说大郎和二郎是孪生兄弟,那岁数应该是一样大吧?”
吴氏答道:“他们的确是孪生兄弟,只不过大郎比二郎长得高一些。”
顾氏点了点头,随后轻描淡写的再问了句:“我听老族长说,他们今年也有十六了,可曾同人定亲了?”
吴氏虽然不想把两个儿子的信息透露太多给顾氏,但长辈问话她也不敢不答,于是只能避重就轻的答了几句:“两个小子今年是已经十六了,不过因一直没寻到合适的人家,所以亲事一直都没定下来。”
那顾氏一听张大郎兄弟的亲事都还没定下来,便打住了话题没再往下追问,随后和吴氏再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最后又开解安抚了吴氏几句,问了问吴氏今后的生计可有什么难处,待吴氏一一作答并表示生计不成问题,顾氏才起身告辞,说是出来久了有点乏了、想回去歇一歇了。
顾氏一走,张巧儿就一脸担心的搀扶住吴氏,道:“娘,堂叔婆她不会是看上大哥或是二哥,想从他们中间过继一个过去吧?”
吴氏脸上也有着担忧的神色,但嘴上却说着安抚张巧儿的话:“兴许她只是关心我们没别的意思,我们家出了这样的事、长辈多慰问几句也算正常。阿妹你别担心,哪怕你堂叔婆真提出过继一事,我也绝不会答应的……”
吴氏母女虽然心里多有猜测,但顾氏也没明着说要过继,张家人也不好对她避而不见,只能叮嘱张大郎兄弟平日里少和顾氏碰面,别让那顾氏有相看的机会。
此后张巧儿和吴氏便忙着经营小吃摊,因这小吃摊都是从别人手中买剩鱼来做的,因此虽然家里的渔船没了、但小吃摊的生意却没受到太大影响。为了早早的重新替一家人找到栖身之处,张巧儿和吴氏开始起早贪黑的忙碌起来,而张大郎兄弟闲暇之余则会扛着锄头下地,把家里那几亩地的农活都包揽了去。
而就在张家一家人忙着挣钱买房屋时,陈家的陈氏也一样忙个不停,不过这陈氏是忙着给被休回来的金姐儿重新找个婆家!可惜被婆家休回来的女子,便算是被贴上了“妇德有缺”的标签,朴实的农家人大多都十分不待见、对这样的女子恨不得避而远之,也就说金姐儿现下算是沦落到了、连乡下人家都不想要的地方。
可惜陈氏母女一向都自命不凡、自以为是,她们长期以来堆积起来的优越感,不但没让她们认清眼下的形势,还让她们看不起寻常的农家人,觉得寻常的农家人配不上金姐儿这个地主家唯一的小娘子,挑女婿时更是一点都没放低姿态……
不过有了上回的教训后,陈氏已经不打算再把金姐儿嫁到城里去了,而是打算让金姐儿走她的老路———就近招个肯入赘到陈家的女婿,让金姐儿以后的孩子继续姓陈,也算是让陈家将来的家业能有继承的人!
陈氏心想就凭他们陈家这份不小的产业,寻常的乡野小子定是会十分眼馋、挤破脑袋想挤进他们陈家的大门当上门女婿,毕竟一成为陈家的上门女婿,从此就不愁吃不愁穿、日子可以过得像张大河那般滋润———这可比许多农家小户的小子过的那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强多了!
于是自我感觉依旧良好的陈氏和金姐儿一合计,立马决定这次招上门女婿、一定要挑村里最出色的小子!并且金姐儿还在陈氏挑上门女婿的条件上、再多追加了一个条件———样貌当然必须俊美出众,倒插门后也必须事事都听她这个娘子的,但却不能是个娘娘腔!
于是金姐儿定下条件后,村里上上下下但凡有些“姿色”、尚未婚配的小子,都被陈氏给请到了陈家做了一回客,可惜金姐儿眼光比陈氏高、个个都瞧不上眼,让陈氏最终没辙只能把范围扩大到邻村,让陈家招婿一事立时成了乡亲们茶余饭后最爱八卦的事儿。
张巧儿自然也听说了陈家招婿一事,于是便忙里偷闲的和吴氏感叹了句:“娘,这金姐儿要是没被休过一回,他们家估计也不难找上门女婿。可惜金姐儿现下已被认定是妇德有缺之人,哪还有人家会要这样的媳妇儿啊?”
吴氏一边十指灵活的穿针走线,一边随口答了句:“就是,可偏偏你三婶娘和金姐儿对被休一事都不以为然,一双眼睛依旧长在头顶上、也还是像以前那样瞧不起咱这些乡下人,总觉得咱们配不上他们陈家的高门槛!”
张巧儿闻言忍不住好奇的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