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七. 情人劫第(3/4)页
不自觉地飘忽了,北堂尊越看着他两片红润的薄唇,顿时便有了去细细亲吻几遍的想法,因此直接就低头去吻,可这样在情人之间才会有的亲吻却让北堂戎渡下意识地微微侧过脸去,避开了对方索吻的嘴唇,北堂尊越吻了个空,不觉长眉微挑,问道:“……又怎么了?”北堂戎渡心念一转,已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一副不耐烦的模样,嘟囔道:“你喝了那么多酒,酒里全是酒气……别碰我。”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在对方宽阔的胸膛上推搡了一下,北堂尊越见他这样孩子气的样子,一颗心似乎软成了春水,有些无可奈何地笑道:“怎么这么娇气!”口中虽这样说,却果然不再做些什么,只揉了揉北堂戎渡的头发,戏谑道:“……可你明明就已经想了,这又要怎么办?”北堂戎渡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但他只是淡淡笑着,扭头看向床内,就想要翻个身:“管它的,一会儿就慢慢好了。”
但堂尊越却没让他翻身,只哂道:“朕真是上辈子欠了你的……”说着,却低下了身体,从北堂戎渡的胸口一直向下亲吻,来到腹下,北堂戎渡忽然微微哼出声来,只觉得有些焦躁的地方被一片温暖湿润给包裹住了,同时北堂尊越的手也在自己的腰间不停地摩挲,认真爱抚着,原本还焦躁着的身体就渐渐平静下来,舒服得让人想要呻吟……北堂戎渡看着殿外春光烂漫,心中忽然就涌现出一丝矛盾,如果没有那些让人不愉快的真相的话,北堂尊越真的是个好情人,只可惜世上从来没有什么如果,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暂时装作什么也不知道。
------------------------------------------------------------
四月里已经不是初春,天气渐渐温暖起来,转眼间大地复苏,一派生机,处处芳草如茵,花儿盛开,整个上京都被春光笼罩,几场雨之后,当真是春满人间,半点儿寒意也见不到了。
如此春光明媚的时节,自然会有游人如织,河畔垂柳依依,出门踏春游玩的男女老少不在少数,熙熙攘攘地来往,许多人或是在水上游船,或是在街市上散心,去郊外游玩,踏春赏景,不一而足,四处风光粉黛,让人留连忘返,不少华美的画舫在水面上缓缓而行,时不时地有女子动听的歌声从里面传出来,曲声婉转之极,这些歌妓悠扬的歌声在水面上飘荡,河岸的石阶处也三不五时地可以看见有平民家的女子正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地洗着衣裳,四下俱是一片太平景象,也象征着大庆朝开国到如今已是彻底稳定下来,故此才有这等繁华之态。
四月的阳光照在水上,水光盈盈,夹岸有青石小街,房屋错落,远处街道宽大,行人往来,只见店铺酒楼等等建筑层出不穷,岸边隐隐传来笑声,河上则是乘船游玩的人,岸边靠水一处馄饨摊飘着香喷喷的味道,不时吸引了几个行人坐下来吃上一碗热乎乎的肉馄饨,正在此时,一条小船徐徐而过,外观普通,唯有船身漆得色泽锃亮,一路走马观花,似乎悠闲无比,忽然间,那小船停了下来,一名身穿白衣的男子从中走出,向那摊主道:“……来一碗馄饨。”
那男子大约刚到三十的年纪,面容十分英俊,神色淡漠中却隐隐有一丝精悍的气息,虽只是一身白衣,黑发高束,打扮得十分简单,但那衣裳料子却一眼就知道不是寻常货色,更不必说腰间挂着的一方雪白无瑕的羊脂佩,只见此人一面说着话,一面足下一动,转眼间已拾级上岸,摊主不敢怠慢,见有生意上门,忙道:“这位客官稍等,一碗馄饨马上就好!”说着,手上的动作半点不停,麻利无比地将东西拾掇起来,片刻之后,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便煮好了,盛在一只雪白干净的碗里,就见小巧玲珑的馄饨在汤水中半沉半浮,甚至隐隐透出里面的馅色,汤上还洒了一撮香菜末儿调味,看起来让人食欲大开,那男子给了钱,端着那碗馄饨便返回小船,摊主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把碗也一并拿走,有心想说什么,却被那男子的气度所慑,不敢露出个字来,过了一时,船中忽然有一个声音隐隐传出:“……味道倒还好,赏。”
话音未落,忽然有东西划出一道弧线,正正落在岸上那馄饨摊子上,摊主定睛一看,立刻惊喜无比,却原来竟是一方白花花的银锭,只怕足足有十两重,在阳光下闪耀着刺眼的银光,摊主大喜过望,与此同时,几只水鸟一振翅膀,快速掠过了水面,小船也已经顺水缓缓开走。
水上欢歌笑语阵阵,北堂戎渡接过侍从奉上的茶漱了口,这才对一旁牧倾寒道:“……今日天气当真不错,出来游玩的人这样多。”牧倾寒语气温和,道:“这是自然,春日里,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北堂戎渡步出船舱,走到外面沐浴着温暖的日光,一时清风阵阵扑面,好不舒适自在,牧倾寒负手站在他身侧,却见不远处的水上缓慢有几条船行过,船头大多都站着两三个人,都是长衫方巾,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一股很明显的书卷之气,一看就知道是读书人,北堂戎渡笑道:“此次恩科即将开始,这些学子定然是刚刚从各地赶来的,看打扮就知道并非是京中人士。”牧倾寒微微点头:“……既是出身于平常人家,若想日后出人头地,自然也只有这科举一径可走,只盼一朝得以鲤鱼跃龙门,自此平步青云,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从前庆朝未立之时,皇权已湮灭日久,由于没有朝廷,读书人便自然没有出仕的途径,或是做学问,或是教书等等,很少有什么前途,而如今大庆既立,根基也已经立稳,自然会重视科举,对于天下人来说,都是大事,意味着许多人可以借此走上一条改变人生的道路,不然世家贵族和普通平民实在是有着云泥之别,很多世家大户子弟可以获得官职前途,而普通人又哪里有这种门路,因此这科举就是绝大多数人通往仕途的唯一方法,其实原本三月时便应该开始这一届的科举,用来选拔人才,但由于前时真南山圣驾遇刺加上后来的太子一事,这科举之事就自然被推迟延后,直到如今才正式开始,于是到了现在,各地的学子无论老少,都纷纷赶赴京都,来到之后也很少会有人出来游玩,大多在客栈里用功读书,准备参加考试。
北堂戎渡站在船头,眼见水面波光粼粼,清风和畅,不觉含笑说道:“……倾寒,孤记得你从前闲暇时偶尔也会弄箫,不如便吹奏一曲罢。”说着,便自腰间取下一支青玉箫,递给了身旁的牧倾寒,牧倾寒接过,微一凝神,就将玉箫置于唇畔吹了起来,彼时河水流淌,悠悠箫声回荡在水面上,却是一曲《野有蔓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