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屏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五九章 梅园夕照(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相交甚密,是自小的交情。看齐攸与康郡王和康郡王妃相处,甚是自在。这康郡王妃自小也曾充男儿教养,凡读书、琴棋书画,甚至骑射,都是和康郡王在一处习学。那是不是说,康郡王妃对齐攸也是非常了解的?     “尉迟师傅,可是闽南有名的茶道大师尉迟晓静?”     “正是,你也知道他?”康郡王妃有些惊讶地问,转而又释然,“也是了,你们家知道他也不稀奇。”     荀卿染心中暗笑,康郡王妃先前惊讶,是奇怪以她的身份,怎么会知道尉迟晓静,继而释然,却是想到了颍川荀家,即使是身为庶女,自也不比一般人家的女孩。     “家中有藏书阁,闲暇时也曾细读过茶经。尉迟大师却是听家父和家叔提起过,说也曾有过来往的。”荀卿染道,“听说尉迟大师很少收徒,王妃何其有幸!”     “也是机缘,尉迟大师那时已经不收徒,因着欠了老王爷一个人情,才教了我们几个。那时在梨园,我们都还小,每天在一处,小齐、阿丹、阿泽、”似乎想到什么,康郡王妃突然打住,“呵呵,还有我,那时淘气,哪里静得下心,开始时,可是让尉迟师傅大伤脑筋那。”     ………………     观雪亭内,康郡王遣退了伺候的丫头。     “什么事让你这么急,还要派人来请我给帮你遮掩?”康郡王探究地看着齐攸问道。     “一点小事,不好让家里知道。”齐攸淡淡道。     康郡王看了眼暖阁,“和你这新娘子有关?”     齐攸不置可否,既没有说是,也没说不是。     康郡王转了转眼珠,笑道:“你不说,我也能猜出八九分。这女人的事,没有能瞒得过我的。小齐,哥哥可得提醒你,女人要宠,但绝不能宠过头,宠过了头,乖猫咪会变雌虎,那个苦头……,咳咳”     康郡王坏笑着碰了碰齐攸的胳膊肘,“哥哥是过来人,你有什么难题,尽管和哥哥说。这女人的心思,哥哥最明白,哥哥给你支招,包管……”     齐攸淡淡的一眼扫过去,“包管怎样?”     康郡王听齐攸语气不对,“包管,那个……”     “上次咱们约了一起练练拳脚,说好三局两胜,你却耍赖,不如这两天有空就补上吧。”     康郡王立刻干笑了几声,可怜巴巴道,“小齐,没有你这样的。上次又不是我的错,明明是你听差了。你把我摔的烂桃似地,不是两清了吗,怎地还记仇。你可不能娶了媳妇,就把兄弟们当土踩啊。”     “明天正好有空。”齐攸不为所动。     “哈哈哈”康郡王豪爽地大笑三声,揽过齐攸的肩膀,低声道,“兄弟,是我错了还不成吗?”     齐攸又斟了杯茶,康郡王接过去,脸上嬉笑的神情一扫而光,“这次你办差事回来,听说陛下很是嘉许。你那原来的打算?”     “没有变。”齐攸简单道,“我父亲已经同意了。”     “那陛下的意思?”     “已有五六分了,还要加把柴。”     …………     齐攸看着夕阳西坠,从怀中掏出怀抱看了一眼,便站起身,“时辰不早,该回去了。”     康郡王知道齐攸有安排,也不挽留,只打发人去请康郡王妃和荀卿染出来。     “放心,今天这件事,别人我一概没有告诉。就是鸾玉,我也只说是你们夫妻偷空来赏梅。”     齐攸拱拱手,他和康郡王是发小的交情,知道康郡王是个在大事上心里有数的,很值得信赖,他们之间并不需要道谢的话。     …………     齐攸和荀卿染回到齐府时,已经天近傍晚。因齐攸早就安排妥帖,荀卿染也不着急。     荀卿染在二门下了马车,和齐攸一同往内宅来。     “给四爷、四奶奶请安。”旺财家的迎面走来,屈膝万福,陪了满脸的笑,“四爷、四奶奶出门,怎么没招呼奴才跟着伺候。”又伸了脖子看那马车。     “四奶奶这是从……,唉呦,这梅花开的真俊,不用说了,肯定是康郡王家那梅园的。”旺财家的看到麦芽带着两个小丫头,都抱着几支腊梅,顿时眉开眼笑道。     荀卿染含笑,“果然还是你有见识。正好你碰上了,帮我将这几支梅花送给各个院子里插瓶。”     旺财家的赶忙上前接了几支腊梅在手, “奴才有什么见识,只是这样好的梅花,也只有郡王爷家有,也只有咱们四爷要的来。”     荀卿染笑笑,打发了旺财家的,就回宁远居来。     宜年居     容氏倚在榻上,看着几案上花觚内开的艳丽的红梅。     “……那边都安排妥当了?”容氏问坐在脚踏上的姜嬷嬷。     “四爷安排的,必是极周到的。老太太放心吧。”姜嬷嬷道。     “我也想放心,只是……”     “老太太一心想的是齐家,是齐家的子孙。既然四爷愿意接手,老太太正好少操些心,保养身子要紧。”     “这几个孩子啊,若都和老四一样,我睡着都要笑醒的。”     “几位爷都是孝顺的。”     容氏叹了口气,“染丫头那,你怎么看?”     姜嬷嬷沉吟片刻,“四奶奶,人是极好的,处事公道,有手段,只是心肠太慈软了些,却还晓得大局,知道分寸的。”     “心肠慈软,谁生下来就是硬心肠那。”     “老太太说的对,四奶奶年纪还小,还没经过事那。老太太慢慢教导着,四奶奶是明白道理的。”     容氏闭上眼睛,喃喃自语,“老四能为她这样,倒让我吃了一惊。原还怕她拢不住老四的,现在却有些怕了。……这人,是不是都难逃一个命字?攸儿……”     容氏的语音极低,姜嬷嬷只恍惚听得情痴、宿命、冷情。     “四爷是老太太身边长大的,他的脾气老太太最清楚。说冷情,是对别人,对家里人,四爷却极有担当。”     容氏似乎并未听见姜嬷嬷的话,半晌才睁开眼,“月牙儿那丫头如何了?”     “说是早上起来哭了一会,后来就好了,只是还有些认生。奴才瞧着,性子也还柔顺,倒不是个没规矩的孩子。”     “那两个丫头虽然妥当,终究年纪小了些。还是要麻烦你。”容氏对姜嬷嬷道。     姜嬷嬷从脚踏上站起来,恭敬地的答应了,“老太太还是心慈,疼这孩子,这是她的造化了。”     年尾,齐府内外早挂起了大红灯笼,到处披红挂彩,年味十足,就是下人们得的赏钱多了,脸上也喜气洋洋,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