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孙淡现在根本就不算是原创,抄袭这种事情只要是人就能做,自然没什么气韵、创作情绪一说。
孙淡在写笔抄文章之前其实还是大概地考虑一下的,并不是胡乱找一篇同名的文章抄上去即可。
从明朝起,到清末,八股文的题目因为局限在四书五经的范围之内。题目都已经出尽。可说是书中每一个句子都有十来篇范文。这一点倒难不倒孙淡,他只需要考虑的是自己抄上去的文章是否符合考官的口味。
就孙淡手头的范文而言,这三个题目每一题都是七八篇范文,其中清人的最多。
不过,考官是明朝人,明朝人的口味同清朝还是有所区别的。而八股文在考分中占的比例比较重。万万大意不得。
因此,孙淡考虑了半天,决定抄三篇距离嘉靖初年不太远的科场高分文。最后是万历或者崇祯年的。
筛选范围一定,很快就找到了三篇不错的同名文章。其中,第一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他选用的是,万历二年进士星的。
万历二年离现在也不过几十年光景,进士的文章自然是非常有水准。此人的在历史上名气虽然不大,可这人却是当时东林党人的著名人物,东林虽然在历史上的评价有不少争议。可不可否认,这群人的学问素养却是极强的,一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闻名遐迩。他的文章若不合考官的口味,那才是见鬼了。
于是,孙淡提起毕就抄下了他这篇文章的破题部份“圣人戒谄而及于妄祀者焉!
夫谄而用于祭,侥幸之极思也。此夫子举之以诗戒谈!”
所谓破题,就是文章开篇先将题意点明。八股文章规定破题只有两句,最多三句。
这个题破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这篇文章的最后得分。
科举考场中,考卷实在太多,而阅卷的人就那么几个。题目一律,文体一律,阅卷的时间也短促,审卷官每天要看若干本卷子阅卷人的情绪不问可知,那是十分枯燥。一肚子不耐烦。因此,很多考官只需看一下破题,就可以的得出这张卷子值不值得花费时间读下去的结果。若题目破得好,就跟下去。若不然,直接扔废纸篓中去了。不少考生就是在这一关上被刷了下去,由此可见破题的重要性。
破完这道题目,孙淡没接着写下去,而是接着去破第二题《诚者自成也》的题。
他在旁边这张卷子上抄道:“中庸江原人之当诚,而推能城之妙焉。
甚矣,诚之切于人者也,成已成物于是乎在,而君子可不务哉
这一篇文章本为顾宪成所作。
顾宪成乃是万历四年解元。万历八年进士,与高攀龙等人创建东林书院。乃是东林党人的首领。天下读书人的领袖,名气可比星大多了。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文章,就算放在嘉靖一年,也能秒杀所有考官的眼球。
就这篇文章的破题而言,虽然看起来毫无出奇之处,可却言简意核,根本没办法增删一字。
他一开篇就说,中庸二推究了人为什么要诚的根本原因,而且好说明了诚的好处。
诚对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完善自己和完善万物都有赖于此,君子怎么能不扎扎实实地做呢?
而且诚是道产生的基础。他的本原来自于天成,所以在我们心中就能够找到他,他到道理可以遍及万物,而我的心就是统领。诚在这里可以贯穿万物,并发挥他的作用。
儒汞…右人性本善,关键在干发现;耶稣教认为人性本恶。关姚联杆悔。
谁对谁错,历来就争论不休,孙淡也不认为这样的争论有什么意义。就他现在来说,顾宪成这篇文章真是不错。选他的文章来抄,肯定没错。
至于第三题《左右皆曰贤未可》,孙淡这选择的是汤显祖的同名八股文章。
老汤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大家。他最著名的戏剧作品牡丹亭二,乃是千古名剧。就算在现代。牡丹亭二也是昆曲中的经典剧目。
其中最著名的唱段是“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当初孙淡在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就要求学生们去图书馆借来细读。
汤显祖上的成就且不说小就拿他能够在万历十一年那种文风鼎盛。竞争激烈的时代脱颖而出考中进士而言。此人在考场上也是一个大能,写的八股文章绝对一流,抄他的错不了。
就拿他这篇文章的破题来说,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不以近臣之誉而进闲,盖其慎也。
夫左右太信。则有与不肖论闲者矣。国君之所可,岂在是误?
孟子葳齐王之疾曰:人才首关大政,君心每每惑于小言。所贵乎进贤者,亦慎诸此而已”
文字朴实无华,却难得有论有据,不像其他文章那样空洞无物,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必然会让考官眼前一亮。
写完这三篇文章的破题部分,孙淡出了一口气,非常满意自己的速度。
他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同张媳疑惑的目光碰在一起。
二人同时目光大亮,好象是要撞击出火星来。
这个,时候,孙淡猛地将头一埋。有开始去写第一篇文章的承题和起讲部分。
张瑰更是抓狂:怎么可能这么答题,怎么可能这样,这明明白就是写文章的大忌啊?
一念至此,他只觉得心中一片混乱,刚才还连贯的思路顿时乱了,文章也写不下去。
他一负气,将笔放下,死劲地盯着孙淡看,看孙淡究竟在玩什么花样。
在破题之后就是承题,一样是用三句话说明白破题所说出的意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题以下,引申、讲明题意小或说明题目内容的背景等等。这部分叫起讲,或者小讲。在格式上也有一定之规,要求在阐明主旨的同时,所用的句子不能超过十句。
八股文中的句有的时候很灵活,有时一句中有很多顿挫的地方。可以不算做一句。更有搞怪的考生为了将文章写得面面俱到,甚至使用上百字的长句,弄得考官很是恼火,至于后果如何,可想而知。
抄起文章来就是快,三篇文章的承题部分,就算全用长句,全写满十句。也不过三十句。
孙淡就像后世深力的电器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逐一将三题的承题部分全抄完,前后不过花了半个小时时间。
接着,他又回到第一题,开始抄起讲部分。
他的动作麻利异常,看得对面的张媳一阵眼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