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可在考场中,因为没有火炉,换成米酒和黄酒也没处热去,也只能喝白酒了。
“这个小女人,今日却又舍得了。”孙淡笑着摇了摇头,将考卷胡乱地扔在床上,摆开了阵势喝酒吃肉。
酒不错,很甘醇,有些像孙淡在现代喝过的一种叫什么莲花白大曲的,谁说古代就没好酒了?
这个时候,许多考生也感觉到饿了,四下响起了春蚕吃桑叶的沙沙声,听起到也有趣。
孙淡杯中浓烈的酒香引得对面正在作卷子的张媳喉咙里“咕咚!”一声。
因为两间考舍相隔不远,倒也能听得清楚。考生之间不能说话,否则就要被赶出考场,孙淡一笑,举了举杯子向张媳示意。
张媳刚做完一题,正在审第二题,见孙淡怪模怪样地盯着自己笑,心中腻味:这个孙淡果然如黄锦那阉贼说的一样,就是个属猴的。这么严肃的一个考场居然被他当成食肆酒楼了,这样的人也配得大名士的头衔吗?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对自己的答题速度,张媳还是很得意的。依他看来,今科的这五道史论都有些难。对考生对的大历史观和对如今形势的判断是一种挑战。答这样题目,即要有深刻的历史素养,又要依据如今的现实做出适当的结论,这揣摩考官和朝廷政治风向的工夫最是让人伤神。
他也是刚作完诸葛亮那一题,正在看下一题,下一题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这一题说的是藩镇。
明朝本无藩镇一说,就算是地方上的王爷们,也有诸多限制。被国家当猪一样养着,根本可不可能酿成祸端。朝廷突然出这么一道题来,难道是为皇帝上一次的夺嫡之争在天下臣民中的看法探探声气,看看天下人是如何评价他的。
这题若答得不得体,不但要被扣不少分,如自己这种声望,反会无端引火烧身。这么一想,倒让张媳心中一惊。如今被孙淡一打搅,心思顿时乱了。
可那孙淡实在讨厌,不但喝酒,还发出令人心乱的吧唧声。
孙淡这一顿酒吃得又慢有细,足足花了两个时辰,可以说,他一条牛肉干就能咀嚼个百十次。
张媳简直无法思考,只能胡乱地在卷子上写下诸如,天地君亲师,怜理乃是一个国家的纲常基础,名正言顺。天子至高无上之类的套话了事。
写完之后,张媳这才懊悔起来,这样的答案肯定不能得高分,也有损他大名士的名头,可卷子就这一张,也没办法重作。
他无奈地停下笔,伸手揉了揉太阳穴。只觉得脑袋涨得发疼。
抬头看去,那孙淡已经满面酒气地躺在床上打起了新。
张媳这才感觉到饿了,从考篮里摸了一张肉饼,吃了两口,只觉得口中满是苦涩。
“再孙淡做了对门,还真是到霉啊!”
吃完东西,张媳这才又拿起第三题。
第三题的题目是《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这道题是论外交的,本也好答。
这个题目的典故是,北宋时。女真兴起,图攻辽国。为了南北夹击辽国,金人联络北宋同攻燕京。短视的北宋王朝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协助金国灭亡辽国,结果将自己直接暴露在金军的铁蹄之下,结果落了个亡国的
按说,这个题目也好回答,换成其他考生,自然会大大的批驳一下北宋的君臣的昏庸云云。
可张媳实在太聪明了,又要想写出与常人不一样的东西,好将前一题的失分捞回来,于是,斟酌了半天,才迟迟也难以落笔。
而且,这一题实在不吉利,又亡国之兆,答得不对,只怕失分更多。
一念至此,张媳只觉得脑子里像有一群蜜蜂飞舞。
这个时候,张媳已经做完两题了,而孙淡才做了一题,从速度上看,张媳先赢了孙淡一局。至少张媳这个开局还是不错的。
啊!”孙淡小声的呻吟一声,长长地伸了个懒腰,从午眠中醒过来。
那一壶酒的酒精度数很高,起码有五十二度,这让喝惯了绵软黄酒的孙淡有些受不了。这一觉总算将昨天晚上的瞌睡补回来了,让他一阵神清气爽。
看了看天色,已是日落黄昏,有一群乌鸦“呱呱”叫着从贡院上空飞过。
还好,这第一天就要过击了,到不觉得难过。
闲着无事,再做一题吧。
孙淡在床上摸索了半天,总算找到一张试卷,展开一看,却不甚看得清楚。
又一抬头,天边的晚霞突然收了,世界一片昏暗。
他这掌了灯,再一看,整个贡院已是灯火点点,如一条耀眼的银河,场面倒颇为壮观。
借着昏暗的油灯,孙淡一看题目,正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失论》。
这题实在太简单了,孙淡手中至少有六篇范文可抄,而且,这六篇范文都文字严谨朴素,让人挑不出错来。虽然内容都是老生常谈,可一样能拿高分。
于是,孙淡也不再耽搁,提起笔写道:
“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绮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夫立国之初、每鉴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也。嗣世之主、昧于时变、因循荒怠、不思所以持之、欲无中于祸败、岂可得哉。吾尝综观前史、历代内外轻重之际、得失之故、有由然也。夫天子建国、居中驻外、大抵据形胜以临天下、而操纵进退自相维系、是以四方顺轨而下无凯觎、使非集权於中枢、久之必有拥兵坐大而睥睨奸命、适召天下数世之患。”
这算是开门见山的立论。
孙淡现在精神很好,抄得也快,只不过一个时辰,就将这一篇两千字的范文抄完。
最后是结论:
“防一害必更有一害以中之、出於所防之外。惟嗣主深虑、知化规天下大势之所趋、因时制变以持之、使害未形而势已转、庶天下可久安长治、而无倾覆之忧。不然使周无夷王之下堂、幽王之东迁、秦无二世之昏虐、魏无齐王之幼暗、唐无代宗德宗之姑息、则其祸乱亦未必遽至於是也。贾生有言、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如因四朝之乱弱、而归咎其祖宗立国
初制之不善、则天下岂有无弊之法哉。”
他放下笔,吁了一口气:估计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吧,等打一趟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